太爺爺不放心郭登科,他本想去跟郭登科一起親眼看著郭登科燒書,但是此刻毛湘云還在屋子里意難平,他也需要給自己恩愛一生的媳婦兒一個解釋交代,只能讓郭登科回去辦,他又反反復復的叮囑了無數遍,直到郭登科指天發誓之后這才放心。
也就是太爺爺這個舉動,為以后鑄成了大錯,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咱們且慢慢道來。
郭登科可不是一個一老本等的孩子,實際上他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他要比太爺爺更有激情更有闖勁兒,不然也不可能在太爺爺舉家隱退之后他憑著一股勁兒再次的為郭家打下了一份家業,成為中原商界的年輕新秀。
他沒有對太爺爺撒謊,在他得到那本機要集之后,他的確是翻看了一番,但是發現上面的東西晦澀難懂,機要集是一本玄法與魯班法結合的著作,要么通玄法,要么通魯班法才能看懂,德信堂歷代的堂主研習起來尚且進展艱難,對兩者都一竅不通的郭登科看來簡直就是如同天書一般,就像是有些人對易經非常有興趣,但是真買了易經之后卻發現兩眼一抹黑,只能丟到了一邊。
此番聽了太爺爺的話,無疑是再次點燃了郭登科對于整件事的好奇和興趣,太爺爺是覺得這事兒太復雜太難了要敬而遠之,而郭登科反而覺得要迎難而上,不找到真相如同萬蟻鉆心般的難受,于是在郭登科回到了開封之后,立馬把那鎖起來的機要集再次的拿了出來。
不過拿出來的結果肯定是一樣的,他還是看不懂。
郭登科覺得自己不能在這方面浪費時間,而他跟太爺爺不一樣,太爺爺其實在魯班教里有不少人脈關系,而郭登科他所認識的人,也唯有齊思遠一個,不過數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齊思遠是一個小年輕,但是就從他這次可以知曉風滿樓的計劃,又能用一本假的書來偷天換日陷害風滿樓,而且還陷害成功了,就說明齊思遠絕非是表面表現的那么簡單,他在整件事情當中肯定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只要聯系上齊思遠,肯定就能進入這個魯班教的“圈子”。
但是郭登科認為,以齊思遠的“神通廣大”,肯定已經知曉了風滿樓來郭家的事情,自然也能猜到自己已經清楚知道他在那件事之中扮演的角色,自己到底要怎么跟他聯系,才能既不漏出什么破綻,又能讓齊思遠告訴自己一些信息呢
最后,在斟酌了幾天之后,郭登科給齊思遠寫了一封信,在信里他直接告訴齊思遠風滿樓來了郭家,并把風滿樓來之后發生的事情一并告訴了齊思遠,把事情挑明,說他已經知道了齊思遠可能在做一件大事。
而他從小耳濡目染魯班教的種種故事,如今感覺如同宿命一樣圍繞在事件的核心當中,決定要調查整件事的真相,切入點正是自己手里的這本機要集,他希望齊思遠能夠指點一二。
郭登科之所以這么寫,是為了印證上次齊思遠遙控的偷天換日是不是真的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利用奪舍之法來除掉風滿樓這個頑固分子,其二呢,把書留給自己是不是真的別有用心。
如果真的是一定要自己入局,那自己的特殊點在哪里
莫不是拜給龍頭棍當干兒子,這背后還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郭登科想了很多很多,遠比太爺爺要想的多,他甚至覺得,如果從天津回來之后的毛師傅已經被奪舍了,那之后自己從出生便遇到的波折,也很有可能是被人算計的。
也就是說,郭登科認為那箱子里要把德信堂傳承交給自己的遺訓,背后隱藏著什么秘密,甚至這個秘密公輸家族都有參與,也正是因為如此,齊思遠才讓書留給自己。
年輕人總會幻象自己是受命于天是特殊體質必有奇遇,郭登科能這么想,未免沒有這方面的成分,但是卻也不全是,因為他總是隱隱約約的覺得,圍繞在自己的身上,怕是有更深層次的秘密。
寫完信之后,郭登科按照上次郵寄人皮的地址郵寄了過去,他堅信,齊思遠一定會給他回信。,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