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們此刻用來交流的語言是屢次出現在筆記記載中的“陰文”,而按照筆記中的記載,這種“陰文”出現在嚴三會的《機要集》里面,而追根溯源的話,“陰文”更為古老的來歷應該是茅山的“禁忌法”。
關于茅山的這些個“法術”為何是“禁忌法”,是因為其太過強大嗎?筆記中的記載十分的籠統,而按照我的理解,大概是因為這些法術在鉆研出來之后十分的邪性,有傷天和,與茅山正道的身份不符,但是這些法術在某一方面又有獨特的建樹,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干脆封禁起來不準常人修煉,于是便有禁忌一說。
天啟皇帝昔日曾經與那個東西對話,但是他們的對話很簡單只是一場交易,這場交易的最后天啟皇帝以天啟皇帝變成了鬼王自我封印而結尾,可是現在,已經變身為詛咒之物的天啟皇帝和嚴三會之間的對話無疑會更加的精彩,更加的讓人好奇,畢竟這兩個人都是魯班教走出來的絕頂宗師,都曾經取得過前所未有的成績。
嚴三會一本《機要集》縱橫千古,天啟皇帝則是史上誅殺詛咒之物第一人。
我甚至有種錯覺,天啟變成詛咒之物其實是一種“臥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選擇把自己變成所有人害怕的東西進入敵對陣營獲得信息,然后在某一天把這些想信息傳遞給嚴三會。
所以無論怎么說,這場談話的含金量必然會極大,有可能改變整件事情的走向,徹底的打破魯班教詛咒的僵局!
此刻的我們都在偷聽這場對話,奈何我卻一句話都聽不明白,想到黃酥酥多次提到茅山掌教,黃家與茅山曾經深入交流關系匪淺,我便問黃酥酥道:“黃丫頭,你學過這陰文沒有?”
黃酥酥道:“你尋思什么呢?這種東西除了機要集里面有記載之外,剩下的也就茅山有絕密一卷,外人誰能學到?”
我道:“我這不是想著黃家與茅山的關系不錯嘛,那你曾多次登茅山,可曾跟茅山的道長們談論過這陰文,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語言?真的是人有人話,鬼有鬼語,用這種語言可以跟九幽之境的東西交流?”
黃酥酥搖了搖頭道:“這個我還真的請教過,道長說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按照道長的說法關于陰文的記載,始于古時候的一口青銅大鼎。”
“鼎?青銅鼎?”我驚呼道。
鼎乃至寶器,傳聞黃帝曾鑄造三鼎,象征天地人,大禹鑄九鼎,代表天下九州,鼎在古時候是鎮國之寶,傳國重器,就拿現在的成語來說,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關于鼎的字眼都是非常的盛大和隆重,給人與無比莊嚴神圣的氣息。
“對,正是青銅鼎,在玄門當中有這么一段往事,叫封山破洞,伐廟誅邪,這是由正一道的道士所發起的一場玄門運動,當時正一道的道士的口號便是:正一盟威,太上法旨。統承三天,殺鬼生人。誅邪伐偽,整理鬼氣。”黃酥酥道。
不得不承認黃酥酥之博學多聞,按照他的說法,這場封山破洞伐廟誅邪,由正一道發起,后其他的玄門宗派紛紛響應,后來變成一場席卷整個天下玄門的自我改革。
所謂的封山破洞伐廟誅邪,其實是對民間信仰的整治,在古時候民間的信仰無比的雜亂,什么神都有供奉的道場廟宇,比如說有人積德行善在本地有所威望,死后便有人為他建廟祭祀,有戰士的將士也有人為其立祠,甚至有山野之間修煉得道的精怪也有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