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查驗清楚的,便是朝廷之中諸位官吏麾下的良田、宅院、錢幣的多寡,是否與其地位相當。”
“若是有出入,則著重追查其往來關系,人員接觸。相信,肯定能從中受獲。”
太子朱標眉頭微鎖,心中有些疑惑。
如此大費周章?
肯定不可能只是為了搜查區區一個荊州城那么簡單。
他聯想到父皇朱元璋在朝廷之上,突然宣布籌建錦衣衛的事情。
分明都沒有過多介紹,但毛驤卻已經早就搭建好了整個組織體系的框架不說,連帶著特殊的人才都招募到位了。
想來此事肯定不可能是朱元璋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暗中安排了,只是尋了這個么恰當的時機,當著眾人給順水推舟公之于眾了而已。
而且!
父皇此舉,肯定不可能單單只是為了荊州城。
他是把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當成了猴,專門殺荊州城這只雞給他們看的!
大棒什么時候最具有威懾力?
不是落下的瞬間。
而是時時刻刻都高懸頭頂的時候,才是威懾力最大的時候!
一念及此,朱標不由心中恍然大悟!
果然,果然……治國、御下、為王,自己還有好些路要走,更還有好些事要學。
“我覺得,還可以再縮小一下范圍。”
宋濂沉吟許久,這才緩緩說道。
“麾下有門生、后輩、同鄉在荊州扎根,發展最為迅速的,便可合并調查。”
話音剛落,毛驤便令人抱來一大摞書冊。
“這是荊州城境內,所有豪門大族的信息。”
毛驤解釋道。
“這上面按照不同姓氏,我做出了劃分。”
于是,方孝孺、毛驤、宋濂三人各自取來一本,仔細翻查。
太子朱標見狀,也不假思索上前,抽出一冊,認真查閱起來。
這件事情是父皇欽命他執行的,自然不可置身事外,最好是能夠融入到調查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深度參與。
為今后執政,也能積累不少經驗。
書冊過半,終于有所收獲。
宋濂忽然低聲喊道:“有了!”
眾人抬頭,看向宋濂。
他手指著其中一行字,說道:“這李姓乃是荊州望族,族內子嗣遍布大江南北,出仕者眾多。”
毛驤略一思考,便緩緩說道:“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一樁事。荊州府有個李守典的學子,在科考開始之前,曾向李善長遞交過名刺請求拜見。”
“而李善長對待此人的態度,也與旁人不同。別人少則一兩日,長則三五天才會收到回復。”
“但這李守典,卻是立即被召見了。”
毛驤沒繼續往下說。
因為沒這個必要。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當然明白毛驤的弦外之音。
“李善長么?”
太子朱標微瞇雙眼,沉聲道:“從現在開始,重點監察李善長,不論是他的生活起居,日常交流,還是糧錢買賣、書信往來,孤全都要弄清楚。”
“毛驤,你可有信心做到?”
毛驤當即跪下領命:“臣必不會讓太子殿下失望!”
李善長府邸。
此時,他獨自在書房里來回踱步,將額頭上的汗水擦了又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