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城,湘王府。
黑冰臺的鐵鷹士傳來消息,朝廷撥派的兩萬精兵,此時已經進入荊州地界,摸約兩個時辰后將會抵達早已備好的營盤。
朱柏點了點頭,并無交代。
此時手中事物繁忙,荊州城內百廢待興,需要他親自處理的章程可不少。
光是官吏的任免,就是一樁殊為令人頭疼的事情。
況且,還有百姓的安置,農事的部署等等……
但朱柏處理起來,速度飛快不說,每一樁事情都合情合理。
此時朱柏不得不慶幸自己兩世為人,后世的管理學知識雖然他也不甚了了,但要回到古代,卻有一種小試牛刀的暢快之感。
憑借無數前人積累的經驗,令他可以迅速決斷,找出最優辦法。
荊州城內百姓們,對于湘王朱柏的評價之高,世所罕見。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當朱柏處理完今日最后一份章程后,在太師椅上伸了個懶腰。
“朝廷的兵馬到什么地方了?”
他隨口問道。
站在身后陰影中的鐵鷹士回應道:“此時想來應該是剛到營盤。”
微微頷首,朱柏思索了片刻,又道:“去把鐵鉉找來。”
影子下一刻便消失在了書房中。
歷史上的鐵鉉,可是號稱歷史上最硬的男人。
他可以吃著剛從油鍋里炸透的耳朵,依舊面不改色地夸贊:“忠臣的耳朵,吃起來當然美味了。”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這個耳朵是朱棣動刀子,從鐵鉉他自個兒身上割下來的,然后當著他的面丟到油鍋里炸。
作為朱棣作亂時,最令他咬牙切齒的對手,鐵鉉可以說是把防御戰尤其是守城戰發揮到了極致。
不管如何難以防御的城,只要把鐵鉉派過去,就沒有守不住的。
朱允炆就是因為有鐵鉉及時馳援,防守濟南城,才沒那么早被朱棣給剁了。
由此可見,朱柏有了鐵鉉,大可將后方城池交由鐵鉉防守,必能保證高枕無憂。
朱柏正愁自己手底下那些部隊,不方便拿出來展示。
朝廷就給送了兩萬精兵過來。
這不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嗎?
正好,讓鐵鉉先去拿這兩萬精兵好好練練手,磨礪一番。
等有經驗了,出師了,再委以重任。
朱柏明白,名將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經年累月的戰爭洗禮,是需要不斷總結、完善經驗教訓才行的。
鐵鉉,與名將之間的差距,就在這里。
先前他不是都改編了五千城守,日夜巡防嗎?
現在給他更大的舞臺,看他能不能接得住!
一念及此,朱柏便揮墨,在宣紙上寫下了委任狀,然后按下了自己的印信。
做完這一切后,鐵鷹士攜密信來報。
“這次是哪兒傳回來的?”
朱柏隨口問道。
“回殿下,這封密信乃是鄭將軍的船隊,從東海傳回的。”
聞言朱柏先是一愣,繼而反應了過來。
所謂的鄭將軍,就是鄭和!
許久沒得到他的消息了,都差點把這一號人給忘了!
原來,鄭和奉了他的命令,造船出海,遠渡重洋前往倭島,去鎮壓島上的倭奴。
朱柏拆開了密信,仔細閱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