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形似太祖筆跡的血色紋路,正從鎖骨位置緩緩爬上脖頸......朱允炆的指尖突然扣住中衣盤扣,素白綢緞撕裂聲刺破凝固的空氣。
少年太孫胸膛裸露的瞬間,藻井深處炸響的驚雷恰好劈中奉先殿琉璃寶頂,萬千紫電順著金絲楠木柱游走,將黥紋照得纖毫畢現。
\"天下為公\"四個赤金篆字正在皮肉下蠕動。
朱標親書的墨跡混著洪武七年的丹砂,此刻竟像活物般在經絡間游走。
每當電光掠過,字跡邊緣便浮起細密的龍鱗紋,與朱元璋袞服上的十二章紋遙相呼應。
\"孫兒的骨頭......\"朱允炆抓起滾燙的桃木斷劍抵住心口,劍鋒割開的皮肉里竟露出金玉交擊的光澤,\"是父親用《春秋》筆法刻出來的!\"
劉伯溫發髻間的斷劍突然發出龍吟。
老道踉蹌后退時撞翻了冰鑒,潑灑的寒霧里浮現出東宮舊影——燭火搖曳的春和殿,病榻上的朱標握著幼子手腕,筆鋒蘸的不是朱砂而是心頭血,每一劃都刻進太孫尚未長成的肋骨。
朱元璋的袞龍袍突然無風自動。
老皇爺盯著孫兒胸口的字紋,恍惚看見三十年前大雪夜,朱標捧著新修的《禮制全書》跪在階前。
那時太子中衣領口露出的,正是被御筆朱砂浸透的\"民為邦本\"四字。
\"允炆!\"徐妙云突然厲喝。
她心口薩滿血符騰起的赤霧正被\"天下為公\"的金芒吞噬,翟衣上的九翟銜珠紋突然寸寸斷裂,金線化作帶血的蠱蟲撲向朱允炆。
朱棣的靖難劍終于完全出鞘。
劍鋒斬斷的蠱蟲尸體尚未落地,已然化作《皇明祖訓》殘頁。
燕王背后的蒼狼圖騰仰天長嘯,聲波震得藻井深處二十八宿星圖明滅不定,角宿星官眼眶里懸著的冰棱突然滴下黑血。
\"允炆的赤誠,倒是比北元的狼頭箭更利。\"朱元璋突然冷笑,五指扣住御案邊沿。
楠木開裂聲里,藍玉案的血腥氣混著檀香鉆入眾人鼻腔。
老皇爺腕間纏著的孝陵衛銅哨無風自鳴,驚起殿外洪武柏上棲息的夜梟。
朱允炆跪行三步,心口黥紋在冰磚上拖出血色軌跡。
少年太孫拾起被蠟油浸透的塞北輿圖,染血的指尖點住居庸關位置:\"孫兒愿效法四叔鎮守邊關,這'天下為公'......\"他突然攥緊輿圖,羊皮卷上的烽燧圖竟烙進掌心紋路,\"本就是該刻在長城磚石上的!\"
奉先殿脊獸的嘶吼突然轉為嗚咽。
李景隆想要上前攙扶,卻被劉伯溫的斷劍攔住去路。
老道掌心的紫微垣星圖正在滲血,七根星繩纏繞的方位赫然對應著朱允炆鎖骨下新生的血色紋路。
藻井深處墜落的冰晶忽然懸停半空。
徐妙云染血的廣袖拂過丹陛,薩滿鼓輪廓的黑血驟然收縮成狼頭形狀。
她耳垂上的東珠瓔珞突然炸裂,碎玉間滾出七枚刻滿女真咒文的青銅卦錢,落地即成北斗倒懸之局。
\"好個天下為公!\"燕王妃的笑聲裹著居庸關外的雪粒,\"當年太子殿下握著小王爺的手習字......\"她突然扯斷腰間玉帶,翟衣下擺翻涌如血色浪潮,\"用的可是漠北十三部百姓的顱骨硯臺?\"
朱元璋的洪武劍突然出鞘三寸。
劍刃映出的寒光里,馬皇后破碎的護心鏡殘片與朱標臨終前的瞳孔重疊——建昌候進獻的狼毫筆跌落在地,彌留的太子手指卻仍在虛空中勾勒永字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