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氏緊隨其后。
“爺可要用膳?妾這就讓人去準備。”
“不必了,我不在這里用膳。”
烏雅氏一愣,不用膳,難不成還要離開。
她臉色極其難看。
“既然進了貝勒府,最重要的就是守規矩,不該說的話別說,不該去的地方別去,不該過問的事也別問過,沒有福晉的允許,誰允許你隨意闖福晉的院子,既然規矩沒學好,那就好好學規矩,我會讓嬤嬤過來教導你規矩,府里的規矩,先抄個一百遍,若是還學不好,那就繼續抄。”
至于學會的標準,沒有標準,烏雅氏,胤禛就不打算讓她出去,至于德妃,她現在私下見康熙都不容易,哪里還有本事拿這事告狀。
說完胤禛就離開,留下烏雅氏如遭雷劈愣在原地,怎么跟她想的不一樣呢!
她好歹跟德妃娘娘沾親帶故,不是說四貝勒爺最希望被德妃認可嗎?這樣子怎么不像呢!傳聞誤人。
烏雅氏被禁足,身邊換了一批伺候的人,此前一開始過來伺候她的人,這些人好似啞巴一般,對她倒是伺候的還算周到,不缺吃,不缺穿,就是不跟她說話。
被禁足一個月,烏雅氏已經快要瘋魔了,人也憔悴了不少。
……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巡幸塞外,命太子、長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隨駕。
胤禛并沒有隨行,不過在他們出發前,胤禛特意叫來了十三。
“四哥,你叫我過來所為何事。”
“大哥和太子之間越發劍拔弩張,這次隨行之人你也看出來了,這次蒙古行,肯定有大哥和太子在,肯定不會太平,你義氣,我知道,可是也要顧全自己。”
“我知道,四哥說的我一定謹記在心。”
十三看起來聽進去了,但是語氣有些不像。
對于這個弟弟,胤禛愧疚有,他為他做了太多,這輩子,胤禛絕不會允許他再被關養蜂夾道十年。
胤禛只能放出大招:“你身邊的張祥運,我查十四的時候,查到這人是他的人,我聽說你很信任此人,這次去蒙古也要帶著,你仔細斟酌著,別讓人算計了。”
十三一聽這話,有些懵,他額娘敏妃去世前是永和宮庶妃,在德妃手底下討生活,他小時候也養在德妃手底下,跟十四關系親近。
兩人年紀相仿,進學都是同一個老師教授。
十三跟胤禛走的近,跟十四關系也不錯。
只是十四更加親近老八,兩人現在沒小時候那般關系好,但是也不差,十三怎么也想不到十四會在他身邊安插人。
十三猛然想起了一些事,張祥運是他的謀臣,仔細想想,他做事,似乎確實有些“章法”,雖然沒有說十四的好話,但是總能影響到他對十四的看法。
他對此人頗為看重,若是他真是十四的人,那么他覺得自己還真需要注意一下了。
胤禛見他終于慎重起來,繼續道:“人你且留下,不過他給你出的主意,你要慎之又慎,不可冒進,這次蒙古之行,不管是大哥還是太子行為有多看不過去,你都不能參與,你只要記住,皇阿瑪喜歡孝順,兄友弟恭的場面,明白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