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時奕幫忙趕到慈寧宮,太后瞧見他的樣子,便來氣。
“怎么晚上過來了,可是要跟母后一起用膳。”
到了慈寧宮,安時奕才驚覺不妥。
“兒臣想念母后了,特地過來看望母后。”
“你有心了。”
太后哪里不知道他為何而來,不過揣著明白裝糊涂罷了。
母子倆,面和心不和吃了一頓飯,安時奕才說到正題上。
“母后,兒臣聽聞您把溫貴姬帶到了慈寧宮,怎么不見她。”
“溫貴姬犯了大錯,哀家讓她在小佛堂靜靜心而已,怎么,心疼了。”
“溫貴姬的事兒臣聽說了,只是此事論起來,錯不在溫貴姬身上,是張太監自作主張,溫貴姬性情溫和,最是恭順不過,哪里做的出來搶人東西的事。”
太后不喜安時奕是真的,但是也同樣被他蠢到了,即便是先帝,也從不相信后宮女子會真的恭順,他竟然會相信。
只不過,她倒是沒想到,一個貴妃的替身,安時奕倒是比緊張貴妃還要緊張她。
“你是皇帝,不是溫貴姬一個人的丈夫,溫貴姬合你的心意,你多寵愛她幾分,哀家不管,可是后宮子嗣空虛,哀家不能不管,以前你的心思多在貴妃身上,可大體上還能雨露均沾,可有了溫貴姬,后宮簡直形同虛設,只剩下貴妃和溫貴姬兩人一般,初一十五,皇后的面子也不顧忌了,你讓哀家如何認為溫貴姬是恭順之人,簡直荒謬。”
“是朕喜歡去她那里,跟她有什么關系,母后莫要怪罪溫貴姬才是。”
“你說敏嬪的桌子是張太監自作主張,可那張太監是她身邊的奴才沒錯吧,不管她有心也好,無心也罷,御下不嚴總是有的,哀家讓她在佛祖面前靜一靜心思,難不成哀家做錯了不成。”
安時奕此時已經反應過來,不該跟太后起爭執,這樣做只會讓溫貴人處境更加艱難,于是便服軟:“母后說的是,是兒臣思慮不周了。”
太后聽了這話,才放軟了態度。
“你聽得進去就好。”
“如今天色已晚,總不能讓溫貴姬在母后的慈寧宮過夜,母后打算如何安排她。”
“回去,禁足一月,罰抄經書十遍。”
安時奕知道,也只能如此了。
“母后說的是。”
安時奕把溫貴姬帶回去。
“哀家這個兒子,從來都跟哀家貼心。”
一旁的嬤嬤做隱形人,這話可不是她能接的。
安時奕送了溫貴姬,回去后,他道:“這次的事朕也沒辦法,朕知道你是無辜的,不過母后那便過不去,你且好好休息,一個月后,朕再來看你,經書若是不想抄寫,朕找個人幫你。”
溫貴姬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禁足一個月,罰抄寫經書,這些都是小事。
最重要的,皇上并沒有懷疑她就好。
溫貴姬當即哭的梨花帶雨。
“皇上能夠信任嬪妾不是囂張跋扈之人,嬪妾就已經知足了,那經書,嬪妾自己來寫就成,嬪妾就在這里,哪也不去,等著皇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