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儒士點點頭,“是我所收最小弟子。”
“既然如此,春秋九國國戰,黃龍士游說其中,一張嘴挑起許多戰火,以唇舌殺三百萬人,為春秋三大魔頭之首,這筆賬該如何算?”
“算在他頭上,還是算在你頭上?
記得儒家圣賢書有云,‘教不嚴,師之惰’你作為儒門初圣,八百年師表,以為如何?”
以儒門經義對儒門經義,徐鳳年眼前一亮,包括許多江湖高手都未曾想到過劍術超凡入圣的劍神還有如此唇槍舌劍的一面。
老儒士瞇瞇眼笑:“劍神縱橫術造詣不低,可為學宮先生。”
陳俊朗聲道:“先生當不起,我只是想問你作為儒門初圣如何看待兩人行為?
若黃龍士唇舌間接殺三百萬人,造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火屠戮,但也推動了春秋中原九國統一大勢,于千古有大利,那徐驍馬踏六國,固然是為了自身榮華富貴,以至造成中原遍地新墳,但又怎么不算加快中原統一進程?”
“如今天下爭霸,黎民受難,百年前也是天下爭霸,黎民受難,千年前大秦統一,同樣是天下爭霸,黎民受難。
人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沒有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千年后來看,你我皆是歷史長河中的過客,在座的所有人也都是,這悠悠歷史不會以人的意志而發生任何轉移。”
陳俊雙手負后,眼睛微瞇,“現在我替我弟子徐鳳年問一句,憑什么北涼三十萬鐵騎就要守國門還債?
春秋國戰政令出離陽趙家,對徐驍發號施令的是趙家皇帝,現在趙家能爭皇帝,換個更優秀,更能加快統一天下進程的徐鳳年,怎么就不能當皇帝?
還是北涼,還是徐驍,還是徐鳳年就非得帶著三十萬鐵騎一頭為這所謂離陽天下干死在邊境線上,這才無愧于天下,這樣能謝罪?敢請教?”
上陰學宮風輕輕吹拂而過,一片寂靜。
這還是那個千里飛劍取人頭的劍神嗎?
幾乎所有人心中同時發問,連王仙芝此時也不免微微側目,仿佛重新見識了這位扛起天下劍道風流的新劍神。
徐鳳年心中涌出片片暖流,聯想這么多年徐家遭受來自天下士子的肆意辱罵,徐驍仍堅守北莽與北涼邊境線一步不讓,眼眶逐漸模糊,突然一道手拍了幾下他肩膀。
有聲音說:“只要有先生在,北涼不悲涼!”
他驀然轉身,挎著木劍的游俠兒嬉皮笑臉的站在他身后,輕拍著他的肩膀上,說話聲音的人是一襲紫衣女子,聲音一如往昔那樣清冷。
此時此刻青云一門,一師三弟子俱在。
“三人行,必有我師,受教了。”
老儒士緩緩一拜。
上陰學宮儒門儒士面面相覷,一副目瞪口呆神情。
江湖眾多高手更是見了鬼一般,都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可江湖上的高手碰上儒門大高手,打都不一定打得過,更別提說的過了。
碰上儒門初代圣人,萬世師表,祖師爺的人物,劍神能說得過,江湖上,不,天下間是唯一一個。
不僅劍驚人,言辭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