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啊,有一個小鎮,它與世隔絕,這里流通的貨幣是‘糖果券’,就相當于寶鈔。
小鎮上有一家糖果店,由于人手和原料有限,每天能生產的糖果數量都差不多,人們可以用‘糖果券’來兌換糖果。
最開始,小鎮上一年有一百張‘糖果券’,糖果店一年也生產一百顆糖果,那么,一張‘糖果券’就可以穩穩地兌換一顆糖果。
但是有一天,小鎮突然加印了一百張‘糖果券’投入到市場中。現在市場上有一共兩百張‘糖果券’了,可是每年糖果店的糖果還是只有一百顆,就算多,也多不了多少個。
人們又拿著‘糖果券’去兌換糖果,這時候僧多粥少了,糖果不夠分啊。原來一張‘糖果券’能換一顆糖果,現在兩張‘糖果券’才能兌換一顆糖果!
‘糖果券’的購買力比起之前,就下降了,也就是說,‘糖果券’貶值了……”
聽著他的話,各位大臣都露出深思之色,在努力的理解。
朱元璋同樣如此,眉頭還微微皺了起來。
陸知白總結道:“所以,當加印寶鈔,但是市場上對應的商品、服務等財富的數量,沒有相應增加時,
就像‘糖果券’猛然變多,而糖果數量沒有漲那么多,寶鈔的購買力當然就會下降,導致其貶值。”
簡單的解釋完畢,他心中也有些微的忐忑。
但他并不慌,他堅信自己沒錯,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過了,濫發貨幣會導致經濟混亂,危害甚廣。
然而。
這些大臣經歷了風風雨雨,怎么可能聽他說一個故事,就改變了看法?
胡惟庸看向戶部眾人,遞了一個眼色。
戶部侍郎任彬便開口道:“陛下,臣以為駙馬此言有些荒唐,如此簡單的類比,豈能說明加印寶鈔就有問題?”
(求小禮物,喵嗚~)
隨著任彬開口,戶部的一個郎中也是說道:
“陛下,微臣斗膽,也以為駙馬將我大明比作一個小鎮,不能考慮到現實中諸多情況,實有不妥……”
戶部的其他人,也是大著膽子開口:
“不錯,實際情況何其復雜,沒有那么簡單。更何況,加印寶鈔是出于種種考量……”
“駙馬無疑是在危言聳聽,一百變兩百,這是翻了一倍,加印寶鈔不可能有這么多!”
這一點他們說的倒是有道理,陸知白只掃了眾人一眼,便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皺著眉頭,他淡淡的掃了一眼眾大臣,并沒有說什么,似乎還在思考。
陸知白垂著眼,露出一絲微笑,他都能夠想象到,朱元璋的疑惑。
他的例子如此通俗易懂,老朱肯定是聽懂了。
世人可以懷疑老朱的人品、吐槽他的時代和階級局限性,但從沒人懷疑他的智商。
可是懂了,不代表能完全理解。
老朱肯定是在想:“為什么多印了那么多錢,反而沒得到那么多?”
朱元璋微微瞇起眼睛,盯著陸知白,心中在想:
“照這小子的說法,朕加印一千萬貫寶鈔,實際上并沒獲得一千萬貫……這憑什么,咱辛辛苦苦印出來的錢呢?!”
他心中有著諸多疑問,不禁是沉了聲音,問道:
“依你的說法,寶鈔的價值,是由總的商品數量決定的?”
陸知白謹慎的回答:“并非如此,陛下,準確的說這個不叫價值,只能叫‘交換價值’。”
“你倒是嚴謹得很吶,”朱元璋哼了一聲,臉色不辨喜怒,繼續問,“那寶鈔的價值呢,又是由什么決定的?”
陸知白想了想,慢慢的回答道:“紙幣本身沒有價值,是國家信用,賦予它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