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了!
他對儒生、士紳等群體,一直都是一手甜棗,一手大棒。
朱標也大為訝異,卻皺眉,靜待后文。
陸知白嘆道:
“為什么這天底下,貪官殺之不絕呢?就與讀書人太尊貴有關。”
朱元璋卻擰著眉頭,憤憤道:
“是因為他們貪,他們壞!圣賢書讀到了狗肚子里!
人心都被蒙古蠻子帶壞了,奸邪之徒,不堪教化!神佛都拿他們沒有辦法。”
提起貪腐,朱元璋便氣得不行,胸膛起伏。
陸知白無奈地說:
“陛下以鐵血手段反貪,吏治已是歷朝歷代未曾有過的清明了,但這世間,有光明就注定有黑暗……”
朱元璋昂著頭,咬牙切齒的說:
“咱覺得還不夠!他們膽子還是太大了!”
朱標想起此事,亦有些無奈:
“小白,讀書人尊貴,就會導致貪腐?”
陸知白點頭說:
“人性本貪,這是一個原因。我覺得還有至少兩個緣由,其一是貧富差距,或者說等級。
等級、尊卑差距越大,漆黑的欲望就被放得越大,貪官想要的就越多,要在方方面面都超過普羅大眾。
他們拼命往上爬,搜刮資源,然后又加劇了貧富差距……”
朱標瞇著眼,望著墻上黑魆魆的影子。
陸知白盯著朱元璋,說:
“陛下心態很矛盾,既要以種種榮寵吸引儒生來做官,心里卻又防著他們,定了苛刻規矩,將一些人嚇破膽了。”
老朱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還希望儒生能學孔孟,見義忘利,為朝廷犧牲自己,不要談利益。
朱標看了看朱元璋,再望向陸知白,心想,沒事,說吧,我若護不住你,還有母后呢。
朱元璋盯著陸知白,眸光犀利,確實有些生氣,卻面不改色。
他說:“天下無官不貪,無官不可殺!咱憑什么不防著他們?”
陸知白嘆道:
“既不應該讓讀書人高高凌駕于其他百姓之上,又不能預先假設他們有罪。
而應該保持中正平和,對他們稍尊敬一些,就可以了。”
朱元璋眉頭緊皺,氣笑了:
“真是異想天開!人和人是不可能一樣的。但你的意思咱明白,確實有理。
譬如科舉及第,便可光宗耀祖,人人稱羨,便可做官老爺了,繼而就開始欺壓良善……”
朱標勸道:“妹夫說得有理,但現在實現不了。多說無益。”
陸知白說:
“若改革科舉,讓中舉逐漸變成尋常之事,情況會好一些。”
朱元璋擺了擺手:
“科舉根本選不出咱想要的人才!”
陸知白說:
“有沒有可能,現在科舉考的東西,除了策論,別的都沒啥用?”
朱元璋無語凝噎。
陸知白重申:
“陛下好好想想,道德和律法的關系。不要寄希望于道德,而要重視嚴格而明確的規則!”
他這么說,是因為老朱分不太清道德與法律!
《大誥》一些地方思維混亂,簡直是一拍腦子就決策。
朱元璋哼笑道:
“咱的規則還不夠嚴嗎?可他們還是不怕!”
陸知白委婉道:
“是很嚴格,可有些被動了。等到事發之后,才曉得他們貪了……”
朱元璋瞇眼道:
“你的意思是?”
陸知白說:
“設專門部門,在各地定期例行檢查。為了避免包庇,要異地調查。”
朱元璋若有所思,點頭:
“倒也有理,天高皇帝遠,但皇帝,要是近呢……”
朱標在奮筆疾書。
陸知白又說:“現在御史的職權,還是有些狹隘了。他們可以發揮更多督察作用。”
朱元璋一手按在桌上,贊許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