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方法大概說了。
馬皇后連連點頭。
等陸知白和朱橚走后,馬皇后便叫宮人給她揉按小腿內側。
從膝蓋旁邊一直按到腳踝,再按側面,到大腳趾附近。
宮人按到膝蓋附近的某處,馬皇后不禁輕輕“嘶”了一聲。
嚇得宮人連忙縮回手。
馬皇后笑道:“沒有關系,你繼續。”
宮人放輕了動作,但馬皇后仍覺得那處有些痛,不由得心生驚奇:
“駙馬如何曉得這里會有痛點?
看來,這身體自己覺得還不錯,但經絡,不知何時早已淤堵了……”
……
馬皇后已經走在保養身體的正軌上,陸知白開心極了,感覺消滅了一個心腹大患。
接下來,他就要放心地去忙工部的事。
幾天后。
朱元璋忽然秘密地召見了沈家如今的掌家人——沈旺。
沈旺從宮中出來之后,思慮再三,很慎重,沒有親自登門,只匆匆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陸知白。
陸知白看了,不禁瞇眼笑起來。
原來朱元璋召沈旺入宮,明里暗里地詢問,這些大商人,能不能幫皇族做生意。
有沒有信心把生意做到云貴那邊去。
沈旺可是震驚壞了,不知道皇帝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但他還能怎么說,只能拼命地表忠心。
沈旺本來就對大明忠心耿耿,在一眾商賈之中,朱元璋也格外看重沈家。
陸知白明白了,朱元璋大概對皇商這個搞錢形式動了心思!
其實后世對朱元璋的商業政策,多有誤解,以為他看不起工商業、痛恨商人。
問題是,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和會不會支持工商業發展,是兩件事。
洪武朝的商稅是三十分之一,算很低了。
稅率越低,越能促進產業發展。
只不過,老朱的經濟知識終究有限,對手工商業的支持,還停留在較基礎的階段。
但那天晚上在棲霞,陸知白給他講了許多經濟的事,或許讓老朱開了竅,越發重視工商業了。
當然,這也是形勢不由人。
為了籌備軍費,老朱是什么都不管了!
主打一個萬箭齊發,趕緊搞,能撈多少是多少。
沈旺有心避嫌,陸知白卻不害怕,叫他盡管上門來。
于是。
第二天沈旺就登門拜訪。
他眉頭緊皺,不解地說:“陛下這究竟是何意?我是有心為朝廷效力,可沒有那個膽子啊……”
他說:“這天底下最賺錢的行當,早已掌握在官府手里。
那鹽司、茶司,都是為了易馬……販賣私鹽私茶可是死罪啊!”
陸知白笑道:“不要慌嘛,今時不同往日,不然陛下也不會召見你。”
他詳細問了兩人談話的細節。
然后便確定,朱元璋當然不可能讓皇商插手茶和鹽。
茶鹽都是為了貯邊易馬,屬于戰略物資。
但其他物品,雖然沒有這般暴利,卻也獲利不菲,比如絲綢、皮毛等物品。
主要是商人擅長買進賣出,尋求利益,朝廷官吏未必擅長。
茶和鹽是只會用來買馬,不用操心太多,經營其他物品要花的心思就不一樣了。
陸知白勉勵道:
“估計再過些天,陛下就會有旨意下來,到時候你除了接受,別無他法。”
沈旺已經定下了神:
“陛下若真需要老朽效力,自是不敢辭……只是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唉……”
他只是怕自己萬一哪里做得不好,惹了陛下生氣,可就糟了。
幾天后。
朱元璋果然再次秘密召見了沈旺。
此事并沒有公之于眾,但他的命令卻已經下達——
在內務府下面,設貿易監,暫時由沈旺擔任監正,暫時還沒有品級。
這機構的任務,就是拿著皇室提供的資金,去做生意。
目標是江南以外的地方,最好每個季度都能入賬。
沈旺需要趕緊拉起自己的班子,盡快開始運作朱元璋提供的五萬貫資金。
陸知白也得到了召見。
朱元璋簡單說了一下設置皇商的事,又怕他驕傲,所以板起了臉說:
“咱只是嘗試一番,若是不行,以后就不搞了。”
說著,又眼睛微瞇,盯著陸知白道:
“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陸知白有些懵,試探道:“陛下說的是什么?”
朱元璋哼了一聲說:
“春和商業區!當初搞這個建設項目,咱可是投了許多錢。
收益在哪里?什么時候能回本?”
陸知白一拍腦門,哎呀,還真是忘了!
朱元璋盯著他,深吸一口氣,說:
“到底是忘了,還是銀錢被你敗空了?”
陸知白趕緊解釋:“陛下說的什么話,這怎么可能?這是大家的錢,我是講信用的君子!
商業區每個月都有賬本,其他幾個股東,每個季度也會派人查賬。只是事務繁多,實在是忘了……”
朱元璋斜眼看著他,眼睛轉回奏疏上,漫不經心地說:
“那就讓咱看看,開業以來,到底賺了多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