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笑道:“更重要的是種大蒜!
要開春了,我打算雇人多種蒜。我在吳江,還有一些田產……”
陸知白點頭:
“這幾天,大蒜價格已經走高了,自然會有人多種的。
但肯定還供不上我們用,先囤點貨吧。過些天,我再把大蒜有穩定需求的事,透露給大商賈……”
提到囤居積奇的商人,朱橚笑起來說:
“我倒是想起,聽說上元縣有一個地主,可聰明了。
前年咱們做花露水,他聽說了,就開始廣種薄荷。
這一步走得好,后來風油精、清涼油這許多東西,還是需要薄荷。
薄荷繁殖快,只需要種一次,就可以一直采收。當時還有人笑他,好地不種糧食,去種薄荷……”
陸知白問:“倒也是個人才,現在呢?”
朱橚無奈嘆道:
“現在,他發了小財之后,就嚇得改名了,低調度日,到處叫窮……”
陸知白笑了,隨后也嘆氣:
“他是個聰明人……”
在古代,沒有背景,發財很危險啊。
尤其是在朱元璋的時代。
看江南富商不順眼。
殺你不需要理由。
……
第二天。
陸知白與朱橚,照常去坤寧宮給馬皇后請安。
盡管大蒜素見效快,但也不可能立竿見影。
要徹底把病治好,也是需要好幾天的。
聊了些閑話,馬皇后徐徐的對陸知白說:
“你昨兒上的本子,我看了。仔細想想,確實也有些道理,以往,是我有些鉆牛角尖了……”
“?”朱橚歪著腦袋,詢問的看向陸知白。
陸知白瞥他一眼,說:
“母后若有不適,一定要說出來。只盼母后務必愛惜身體,鳳壽無疆,庇護萬民!”
昨天他可是搜腸刮肚,盡量表達意思,又要委婉一些。
馬皇后微微頷首。
朱橚便大致明白了,很贊同,說:
“母后向來寬仁,不忍讓我們擔心,這樣不好……”
馬皇后笑道:
“太醫也時常來請脈,能有什么事?”
陸知白奏疏已寫了,每個太醫,學派不同,擅長領域、醫道理解也不同。
再者,他們不一定敢實在的觸碰皇后脈搏……
皇后顧及顏面,也不可能與男人太詳細的描述病癥。
總之多有不便。
陸知白道:“兒臣還是提議,召民間醫術高明的女子入宮。”
雖然是女太醫,卻不歸太醫院管,而是養在后宮。
馬皇后就說:
“這想法雖有理,但我擔心,會不會白白蹉跎許多女子的年華……”
陸知白自然不贊同,說:
“能為后宮妃嬪、公主等人看診,怎么能叫蹉跎年華,她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朱橚一聽,也很贊同,:
“咱們朝代還沒有女太醫呢,以往就有。
兒臣覺得設女太醫,可以勉勵民間女子學習醫術。”
陸知白點頭說:
“應該給她們正式的官職和品級,像男兒一般可光耀門楣。
對于后宮來說,也可保障安康。
民間,也能興起女子學醫的風氣,這樣女子生病也方便診治。可謂皆大歡喜。”
朱橚連連點頭:
“母后,恐怕不曉得,棲霞那邊不是鼓勵說媒和接生嗎?
現在已經名聲在外,周邊幾個縣都在這里找媒婆和接生婆。棲霞去年可是有好多人結婚生子呢。”
馬皇后含笑聽著,也不由得連連點頭:
“你們說的有理。此事,我再好好想想,拿個確切章程,盡量不要讓她們,大半輩子都耗在宮中……”
朱橚點著頭,又把他們正在試做艾條的事說了。
馬皇后雖感動于他們的孝心,卻又嘆道:
“這咳嗽已經快好全了,倒是讓你們費心了。”
陸知白笑說:
“艾條的效果和用法,還在摸索中,母后倒是可以讓宮人多按按小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