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縱容倭寇到咱邊境燒殺搶掠,連高麗也深受其害,卻反過來責怪咱不講仁義。
咱何苦要受這個鳥氣?明年開春之前,咱的戰船,一定要登上倭國之地!如他們所愿,看看兩國到底孰大孰小。”
但是,一聽他這么說,有些大臣的理智,又回來了。
他們提議道:
“陛下,倭國隔著茫茫大海,有高山河流作為天然屏障。
元朝出兵討伐兩次,皆是失敗……此事應當從長計議,徐徐圖之啊。”
也有人提議說:
“若要發兵水師,應當好生操練一年半載,不打無準備之仗……”
朱元璋很不在意地說:
“前幾天,咱已經命南雄侯趙庸,率步舟師一萬五千余人,前往廣州,蕩平海寇,就算是歷練吧。”
說著,他大袖一揮道:
“得了,此間詳情,容后再議。”
等到朝會結束,朱元璋看了陸知白一眼。
陸知白本來也打算去找他。
等下了朝,陸知白連忙跟了上去,前往武英殿。
他身后,倒也有幾個老臣跟著。
大家前后到了大殿附近,面面相覷,而后向陸知白拱手。
陸知白也朝他們稍稍回禮,率先邁了進去。
殿門關上,他陸知白與朱元璋密談。
朱元璋吩咐宦官:“取倭國的輿圖來。”
朱元璋看著輿圖,眉頭微皺:
“咱現在就恨不得發兵,可是群臣的擔憂,也有道理,元朝的慘敗就是例子。”
陸知白說:
“蒙古騎兵強大,只是不擅長舟楫渡河,更別說海戰了。
他們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也有驕傲大意的緣故。兒臣以為,不能被這嚇住了。”
朱元璋頷首:“咱也是這么想的……”
元人不善水戰,又不知取道,直接渡海,自然是暈頭轉向。
若取道高麗,就減少許多海程。
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日本有大量金銀礦的消息,朝中并沒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他們沒有主戰的決心。
而朱元璋嘴上沒說太多,對于東征,卻很堅決。
陸知白思慮片刻,說:
“其實,現在倭國的局勢相當混亂復雜,并非是以懷良親王為正統……”
朱元璋略為詫異:
“這是什么意思?”
在他心里,把懷良親王當做倭國的正統,不認可其他人。
陸知白說:“意思是,他們現在南北對立,正在內戰,沒有正統,到處都亂糟糟的,可以說是藩鎮割據。”
朱元璋瞇起了眼。
陸知白徐徐說:
“我看,他們應該奉我大明為正統,這樣就不用再打了。”
朱元璋稍稍點頭,并沒有異議,只是問:
“發兵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打下來,二是打了要如何治。你可有方略?”
陸知白說:
“小人畏威而不懷德,應當先展示武力,狠狠地揍他們。
而后扶持一個小勢力,使他逐漸掌控全國,誰不服,就幫他們服。”
朱元璋想了一想,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抵還是要設宣慰司。
只怕遠隔重洋,難以教化……這事兒,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也非一日之功啊。”
他微瞇起眼。
陸知白卻說:
“倭國沒什么自己的歷史與文化,目前也沒有太強的民族認同心。
他們的人民過得相當困苦。若是有一口飽飯吃,才不會管到底是誰在統治他們呢。”
朱元璋嘆道:“但愿吧……”
他頓了一頓,神色凝重許多,說:
“咱雖然想東征,卻也想盡快拿下云南。
若是兩頭出兵,只怕國庫會有些空虛。
你向來足智多謀,可有什么好的辦法?”
陸知白默然片刻,倒是意外,老朱竟要玩這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