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頻頻點頭:
“你說的有理。咱那幾個兒子,就藩之前也都去鳳陽歷練過,絕不慣著他們……”
二人圍繞此事,相談甚歡。
隨后,朱元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下達旨意。
令工部在后宮騰出一片宮苑,改造成一所幼兒園,要包含幼兒區、蒙學區、還有鍛!煉區。
那些年幼的皇子皇孫們,日后不僅要在此讀書,甚至還將在此居住。
鑒于目前條件有限,暫時無法為每個孩子提供單獨的寢室,便仿照軍營的模式,讓幾個孩子同住一間,一同飲食起居……
陸知白心滿意足地離開皇宮。
計劃的第一步進展順利,一切皆如他所料。
畢竟,此計劃也完美符合朱元璋的利益。
沒想到的是,老朱竟主動提出讓公主的兒子也進宮讀書,想來是有讓他們做伴讀的打算。
未來說不定還會再挑勛貴的子孫,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和獎賞。
不過這對陸知白而言,并不重要,崽兒能混進去跟皇子皇孫讀書就行了~
計劃的第二步,便是等到幼兒園開學之后,過些時日,馬皇后必定會因照料眾多孩子而倍感壓力。
到時朱長樂早坐完了月子,身體調養好了,便可順理成章地進宮幫忙。
如此一來,朱長樂對這些皇子皇孫也算有了教養之恩。
這份人情,這面子,倍兒大~
這般操作,陸知白一家便與朱元璋祖孫三代都建立了穩定良好的關系。
只要自家人行事穩重,不惹是非,“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想來三代榮華無憂。
他甚至不求富貴更上一層樓了,能基本維持當下的水平,便已心滿意足了。
……
轉眼,便到了九月初。
此時,蘭桂飄香,秋高氣爽,正是一年中愜意的時節。
此前的鄉試早已結束,成績也已張榜公布。
這鄉試結果,與陸知白并無直接關聯。
讀書人卻都格外關心。
皇家科學院的眾多學生也不例外。那些中舉的書生,令他們羨慕不已。
此前在棲霞以及皇家科學院附近流連的讀書人中,倒也有不少高中的。
在棲霞這邊,便有好幾個住宿在此的書生成績斐然。
一時間,街上的攤販紛紛向他們送上禮物,以表祝賀。
客棧老板們也熱情高漲,紛紛奉上酒菜,組起飯局,邀請這幾位書生相聚。
甚至,幾家客棧還為此爭得不可開交。
正喧鬧間,棲霞署衙的吏員敲鑼打鼓地來了。
吏員手中捧著大紅的托盤,上面蓋著紅綢布。
他們找到聚在一起的中舉考生,說:
“侯爺聽聞各位郎君高中桂榜,來沾沾各位的才氣,特賜銅錢五千!”
紅綢掀開,那串串銅錢一枚一枚,黃澄澄的,煞是喜人。
那幾個書生受寵若驚,連忙躬身行禮,口稱:“不敢當,不敢當……”
他們說道:“這些天在棲霞,白吃白住,承蒙各方關照,已然心中有愧……”
吏員笑著催促道:“快接著吧,這玩意兒怪沉的,我胳膊都要斷了……”
眾人聽了,哄笑起來。
周圍看熱鬧的人,眼中滿是羨慕之色,紛紛小聲議論著:
“侯爺對讀書人就是看重一些啊……”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在邀買人心。
可那又如何呢?
又不犯法。
對于陸知白來說,此舉花費不了多少錢,卻能讓禮遇讀書人的好名聲,向四面八方傳播開去。
……
九月初九這天,陸知白正在棲霞巡查。
忽然,有手下匆匆前來匯報:
“侯爺,渡口那邊……燕王殿下登岸了!”
陸知白吃了一驚,大感詫異:
“什么?四哥回來了?!”
他趕忙親自前往渡口一探究竟。
此時,朱棣已經登岸。
看到陸知白,朱棣眼睛一亮,爽朗地大笑,快步走來。
兩人碰了面,朱棣一邊朗笑,一邊伸出手來,想要拍陸知白的肩膀,一如他們初次見面時。
陸知白早有防備,往旁邊一閃,笑道:“四哥,你怎么回來了?”
朱棣非要逮上,拍他一下子,答道:“當然是父皇詔我回來的。”
說罷,他環顧四周,感慨道:
“快兩年了,棲霞竟變得如此繁華……”
陸知白含笑注視著朱棣。
朱棣也看向他,問道:“你瞅啥,不認識我了?”
陸知白笑道:“或許是許久未見,我竟覺得四哥生得龍章鳳姿,天日之表,俊朗非凡!”
朱棣雖然膚色黝黑了些,但濃眉大眼的,鼻梁高挺豐隆,隱隱透著一股不凡之氣,當真有富貴之相。
朱棣聽了,微微一笑:
“你小子越來越會說話了。”
說著,他左顧右盼,問道:“對了,你那什么車呢?快讓我瞧瞧!”
陸知白笑道:“我還以為,四哥就是為了看蒸汽機車才回來的~”
前一陣子陸知白見了蒸汽機車之后,感覺如錦衣夜行,于是便寫信向幾個兄弟好一通炫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