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又喃喃自語:“兒子多了,難免會有幾個不成器的……”
陸知白稍作沉默,而后說道:
“尚未發生之事,父皇不必過度憂慮。況且,諸位皇子中,也不乏許多人中龍鳳,驚才絕艷之輩。”
朱元璋輕撫胡須,說道:
“老二如今在雞鳴寺修行,起初這幾日,表現尚可,只是不知能否長久堅持……”
陸知白思索片刻,恰到好處地提議道:
“兒臣有一想法……秦王的嫡長子如今也已三歲,即將到開蒙的年紀,不如,將其交由母后教養,也好使陛下放心?”
朱元璋聽聞此言,微微瞇起雙眼,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片刻后,抬手指點道:
“你這主意不錯,咱險些疏忽了。你說得很在理!
老二家那大娃,是叫尚炳吧?那邊環境恐怕不利于孩子成長,確實該接到宮里來,咱和妹子親自好生教導……”
朱元璋略作沉吟,根本無需陸知白再提醒,已然順著思路想到了更多,說道:
“既然如此,其余諸王的嫡長子也應一視同仁,都接到宮里來嚴加管教,以免他們走上歧途。
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孫的教育容不得半點馬虎!”
陸知白點頭稱是:
“父皇圣明,‘蒙以養正,圣功也。’教育需從娃娃抓起。”
他又微笑著補充道:
“如此一來,還能讓他們陪伴皇長孫殿下,增進兄弟間的情誼。”
朱元璋聽了這話,頓時目光深邃地凝視著陸知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
二人心照不宣——
朱標在眾多兄弟中威望極高,除了嫡長子的正統地位,還在于他與一些弟弟一同成長,并親自帶大了年紀小的弟弟。
若將諸王的嫡長子接入宮中,與朱雄英一同學習,無疑是為朱雄英樹立在第三代皇室成員中的威望!
這種威望日積月累,將堅如磐石,對日后的統治大有裨益。
朱元璋笑意漸濃,說道:
“既然如此,干脆把次子們也一并接過來,反正一個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
陸知白不禁笑道:“父皇此言差矣,這些,都是龍子龍孫……”
朱元璋不計較他的馬屁。
但總之,教育皇孫的提議讓朱元璋龍顏大悅,心情格外舒暢。
他大手一揮,豪邁說道:“還有咱那幾個外孫,也都一并接進宮來!”
這原本就是陸知白的計劃。
但他思索片刻后,還是提出了反對:
“父皇,如此一來,人數似乎多了些?況且,這些孩子大多只有三四歲,正是需嚴加管教的年紀,恐怕母后會照料不過來,未免辛勞……”
朱元璋微微皺眉,這確實是個問題。
他問道:“依你之見,該如何解決?”
陸知白做出認真思索的模樣,說道:
“兒臣以為,可讓年齡相近的皇孫一同接受教育。
為此,專門設立一個幼兒園,先讓孩子們在宮中適應一年。待他們稍長些,再進行傳統的啟蒙教育,讀書習字……”
朱元璋沉思片刻,點頭認可:
“幼兒園……這主意不錯。咱回頭便讓人在宮中找塊地方,專門用來培養這些孩子……你若還有其他想法,盡管說來。”
陸知白謙遜地說道:
“兒臣在這方面經驗尚淺,只是有些淺顯的見解。
孩子尚在成長階段,懵懵懂懂的。
知識應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要循序漸進,不妨多給他們講些有趣故事,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比照本宣科效果更佳。
若條件允許,還可讓他們到田間地頭走走,看看百姓,如此,能更好地理解書中講的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