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陸知白的設想,糧安民心的第一步,就是救災,多多發糧發福利。
趁機統計好人口等信息,灌輸“大明啥啥都好,你們生活好差,快加入我們吧”的思想。
第二步,就是時機成熟之后,帶著百姓舉大事。
打土司,分田地!
朝廷要將土司的田地統統收歸國有,再依照一定標準,分給當地民眾,如同大明百姓一樣,編戶齊民,制定人口黃冊、魚鱗圖冊!
如此,他們就逐漸在心態和實質上,成為了大明百姓。
不再是土司的奴隸!
失去了奴隸的土司,就失去了統治的根基……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輔以軍事、教化等手段。
強大的軍隊,是一切內政外交的先決條件。
朱元璋讀完,不禁拍案而起,眼中滿是震驚。
他倒吸一口涼氣,低聲自語:
“說起來就是這么簡單!可是……又有幾個人,能講得這般透徹?”
這個角度,所有人都沒有提起過。
朱元璋的目光緊緊鎖住手中的奏本,久久未曾移開。
他的眉頭越皺越緊,神情凝重,竟莫名地感到后背有些發涼。
“朝廷對蠻夷百姓,比土司做得好,便能爭取民心。”
他在心中反復思忖,“可會不會有朝一日,出現這么一個人,對百姓更好,進而借此煽動民心,推翻朝廷?”
這個念頭一旦泛起,便如雜草般在他心中肆意生長。
但轉瞬之間,朱元璋又忍不住笑出了聲。
他輕輕搖頭,自嘲這無端的憂慮。
“荒唐!”
在他看來,這種事情,幾乎沒有發生的可能。
這世間,掌握著財富與權勢之人,十有八九貪婪自私,讓他們主動讓利于民,簡直比登天還難。
就算真有那么極少數心懷善念之人,即便傾盡全力,又怎能抗衡那些占據多數的貪婪之輩?
“能舍得把大量土地、錢財,或是其他財物都分發給百姓的人,在旁人眼中,怕不是個大傻子!”
這般憨傻之人,這天下間,恐怕還沒生出來呢!
而窮人,向來弱勢,想要把富人的財產拿過來,也不是那么容易。
即便建了新朝,總歸還是走老路子。
不過是一場場輪回罷了……
想罷,朱元璋眼中的憂慮已然消散,變成一如既往的威嚴與鎮定。
朱元璋也不再多想,揚聲道:“傳太子!”
又說:“請廣智侯速來奏對!”
朱標匆匆步入御書房。
朱元璋正一臉凝重又略帶興奮地佇立在案前。
桌上平攤著陸知白所呈的奏疏。
朱元璋抬手示意,叫朱標看奏疏,同時沉聲道:
“標兒,你瞧瞧駙馬對西南的方略。咱就說那小子,肚子里有真東西,多掏掏總是可以掏出來的……”
朱標笑道:“這話聽著有點兒瘆得慌……”
他全神貫注地研讀起來,眼中光芒,也是逐漸亮起。
少頃,他快速瀏覽了一遍,抬起頭,神色鄭重地說道:
“此法真是……太大膽了。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新路!”
朱元璋感慨道:
“可不是嘛!咱怎么也沒想到,他會這么破局……”
朱標點頭說:
“往昔針對西南所采取的策略,多是以羈縻懷柔之法為主,側重于安撫當地土司,盡力維持原有的舊制,以求一時的安穩局面。
但駙馬此番所獻之策,卻直擊要害,意圖破舊立新,徹底革新西南地區的治理格局,真是目光遠大,透視千秋!”
羈,馬絡頭也;縻,牛靷也。引申為籠絡控制。
漢、唐、宋、元、明等諸朝,承認當地土著頭目,封以王侯或許以厚祿,納入朝廷管理的制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