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常茂伏地大哭,雙肩劇烈聳動。
朱元璋想到常遇春,眉頭微微一皺,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但很快又恢復了冷峻:
“別拿你爹當擋箭牌,咱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讓你一個庶子承襲國公的爵位。你看看看你做了些什么!”
常茂深吸一口氣,大聲說:
“陛下,馮勝他才是罪大惡極,目無尊長!
在軍中,他肆意打壓異己,但凡有將士不附和他,就會被他找各種借口刁難。
他還侵吞軍餉,大肆搜刮財寶……種種丑陋情狀,我說起來,都覺得丟臉得慌……”
朱元璋目光一凜,沉聲道:“還倒打一耙,真是豈有此理,你可有證據?”
“有,陛下!”常茂立刻回應,“軍中還有不少人目睹了此事,只是畏懼馮勝的權勢,不敢出聲。但私底下,大家伙兒早就不滿了!”
朱元璋微微瞇眸,怒極反笑,猛地一拍龍椅扶手:
“好,好得很!拔出蘿卜帶出泥來,咱定會徹查此事。若你所言不實,咱定叫你好看!”
數日后,馮勝班師回朝。
朱元璋在武英殿召見他。
馮勝身著戎裝,意氣風發地步入大殿,單膝跪地,高聲道:
“臣馮勝,拜見陛下。此次出征遼東,已成功招降納哈出,俘虜軍民二十萬人,牛羊馬駝及輜重綿亙百余里,特來復命!”
朱元璋看著馮勝,面露微笑:
“此次出征,爾等戰功卓著。你力挽狂瀾,扭轉局面,為大明立下大功,咱心甚悅。”
馮勝目光含著自得的笑,嘴上卻謙遜道:
“全賴陛下英明,將士用命,臣不過略盡綿力……”
朱元璋微微點頭。
片刻之后,他的笑容一收,話鋒一轉,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朱元璋幽幽的說:
“咱已經審過常茂了。那小子,在咱面前告了你一狀。”
馮勝臉色微變,但仍強裝鎮定,連忙說道:
“陛下,常茂為了脫罪,惡意編造謊言,來污蔑臣!
他在戰場上屢屢違抗軍令,我行我素,致使戰事險些失利,臣依法處置,他便懷恨在心!”
朱元璋目光如刀,緊緊盯著馮勝:
“他說你打壓異己,與敵軍勾結,可有此事?”
馮勝額頭滲出細密汗珠,急忙磕頭:
“陛下明鑒,這純屬無稽之談。常茂血口噴人,妄圖混淆視聽。陛下明鑒啊!”
朱元璋冷哼一聲:
“咱會派人徹查。若你真的清白,不必驚慌;若有半句假話,咱絕不輕饒!”
隨后,朱元璋選派了數位公正嚴明、能力出眾的大臣,組成調查組,奔赴軍中展開調查。
常茂還被關在牢里。
馮勝則是在自家宅中。
既然沒被限制,他自然可以與人交際往來。
又少不了對常茂的所作所為,大肆渲染。
也有許多人向他求證此事。
一時間說什么的都有。
有人認為常茂實在不對,對岳父這是什么態度?換了誰能不生氣?
也有人擔心馮勝被陛下問罪。畢竟現在還有別的人,彈劾他在軍中的罪狀。
也有人為馮勝打抱不平,就不說以往的勞苦功高了,這一次出征遼東,戰果極其豐碩,可大大緩解大明的變幻,居然還會被陛下問責……
這場朝堂鬧劇,不止是文武百官在私下談論。
很快就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街頭巷尾,到處都能聽到人們的議論聲。
茶樓里,一群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喝茶,一邊聊得熱火朝天。
一個穿著長衫的書生說:
“聽說了嗎?宋國公和鄭國公,在朝堂上鬧得不可開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