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都見過了元朝的官吏,是如何高高在上的,有些定力差的,自然羨慕……”
提起此事,朱元璋又有些憤慨起來,非要與他理論:
“這固然是事實,但咱也是那個時候過來的,為何就沒有如他們一般,窮奢極欲,豬油蒙了心?
因為他們賤!要是被元朝欺壓過,他還有樣學樣的,欺凌百姓!讀的什么圣賢書?讀進狗肚子里了!”
胸膛起伏之際,朱元璋靈感突至,吩咐宮人寫個紙條:
“記著,以后,貪官要是窮苦出身,忘了根本的,罪加一等!!”
陸知白不接他的茬,接著說:
“元朝是‘貪腐文化’,所以我們引以為戒,應推行清廉文化!
就像原本一池黑墨汁,想要把它變干凈,不僅要把臟水舀出去,還需要加進來很多源頭活水才可以。陛下,這可急不來啊。
我們不僅要約束官員,也應該提前教育將來要做官吏的人,更要教育官吏的親戚朋友……”
朱標一聽,終于可以把話題聊開了,笑道:
“你那出《斗貪官》,大概正有此意!新科進士看了,個個都是感慨良多,這是他們當官的第一課!”
提起此事,朱元璋也微微點頭,臉上浮現一絲滿意之色說:
“這個戲,是很好的,好就好在老百姓都能看得懂!”
陸知白笑道:
“是啊,大多百姓都痛恨貪官,我們要善用他們的助力。
不過,單憑這一出戲,現在也只是在江南傳唱,很難改變全局……”
朱元璋凝眸沉吟,皺眉說:
“咱在考慮,把這些狗官的事跡,編纂起來……但還覺得不夠,應當把違法亂紀的例子,都總結起來,作一本法典,使百姓知曉,許多事都做不得!”
陸知白想了一想,微笑道:
“此法或許可行。”
哎,這就是《大誥》啊!
只能說,有一定效果,但不多。
因為百姓大多不識字,而法條為了嚴謹,都晦澀難懂。
可普法依然是需要做的事。
這年頭,戰亂結束沒多久,經歷過野蠻年代,大多數人都沒有規則意識,野得很。
他們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生存,更好的生存。能考慮會不會違法,那可是真的良民了……
陸知白收回思緒,道:
“對了,建設清廉文化,有一項重中之重。那就是家風、族風建設!”
他詳細解釋說:
“因為有些時候,并不是貪官想貪,而是被他的親戚朋友挾裹著,慫恿著……
比方說他的娘子,覺得人家官夫人都有綾羅錦繡,胭脂水粉,吵著想要;
或他的父母,雖培養兒子做了官,但日常排場還不如商賈,難免心中失衡……
還有最糟糕的,便是家族,傾盡家族之力培養讀書種子,讓他光宗耀祖,難道,家族不需要回報嗎?
不要回報,家族豈不是會越來越萎縮,又哪里來的五姓七望呢?”
朱元璋聽了,神色有些凝重,點頭稱是,又嘆道:
“就是這樣的!世人難免攀比……對啦,尤其是家族!好一個世家大族……”
朱標聞言,思索片刻,忽然道:
“父皇,兒臣想起,浙江浦江縣的鄭氏,據說千人不分家,家族有幾十人做過官,無一人貪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