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聞之,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嘉許:
“駙馬思慮周詳,此規條可束富商。
然還有一事。民間鐘塔不得私自冠名,什么年間建的,便用什么。現下建的,統一以‘洪武’為名號。”
陸知白點頭道:“這確實也很重要。畢竟是百姓天天要看的……”
朱元璋神色已松弛許多,手撫胡須,說:
“既如此,且這般定了,朝廷和民間,共襄盛舉!多建鐘塔,也好互相比對。
咱擬選應天、蘇州、杭州、揚州為試點。此數地富賈駢集,商貿興旺,錢糧賬目繁多,又有漕運往來,更需要精準計時;
且官吏治事得力,經驗頗豐,應能協助鐘塔營造、運作。”
又對陸知白說:“你身兼兩部之職,這一次的工程,又是因你而起,此事便交由你一人總攬!盡快將方略呈上。
黃冊備份庫那邊,讓工部其他人去做。”
陸知白早知是這樣的結果。便拱手領命。
朱元璋又語重心長的叮囑:“若是全靠著民間資助,也太不像話了。該走國庫還是得走。
咱相信,你做事比他們干凈些。至于你剛才說的賬目公開,又是怎么個事?”
陸知白就詳細的解釋說:“這賬,是有兩部分,一是民間各人捐資多少,二是朝廷拿到錢后是怎么花的。
這都需要清晰無誤,免得百姓捐了錢,還稀里糊涂的,甚至被貪污掉。下回再有這樣的事,他們一文也不會掏了……”
老朱爺倆頓時都沉默了。
朱標說:“這賬目公示,我聽聞,有些商人是會做,但官府里這般,還是少見。
棲霞之前某些賬,已經這么辦了……但現在辦朝廷的事,還能如此的話,叫天下官吏,情何以堪……”
朱元璋則輕嘆一聲,說:“但凡天下官吏都能如此自覺,經得起查,咱也不會煩憂了……”
陸知白便說:“陛下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這洪武朝,已經是歷朝歷代清官最多的啦!”
朱元璋只哼笑一聲,并不搭理。
靜默片刻。
朱元璋深深注視的陸知白:
“駙馬,你今天當眾拆穿他們貪腐的把戲,恐怕他們已經恨上你了。
這一次和之前還不一樣。造成了大的改動,直接斷了他們往后的某些財路。”
老朱慢悠悠的問道:
“你是知道咱一定支持,才如此大膽。那咱,要是不支持你呢?”
陸知白認識朱元璋、入朝為官,如今已是第五個年頭。
長期接觸下來,積累了相互間的信任和了解。
老朱對他的態度一直是——
既希望他趕緊練練,掌握一些官場斗爭的手段;
又不希望他出太多風頭,成為眾矢之的。
畢竟。
朱元璋不能每回都護著他,護得太明顯,漸漸的也就沒有人明著反對陸知白了。
那還怎么釣魚啊?
陸知白忽然輕笑一聲,道:“那我就不說了……把他們熬死算了。”
朱元璋聞言一怔,直直望著他。
朱標沒忍住,“噗嗤”笑出聲來。
“混賬話!”朱元璋重重擱下茶盞,眼底泛起一絲笑意,說的話卻恐怖,“咱告訴你,朝堂上熬死人的法子多了去了——有人熬到升遷換印,有人熬到新帝登基......”
陸知白目光清亮如寒潭,笑道:
“兒臣是說,某些人貪贓枉法,多半是等不到老死的時候。不出三年五載的,就會現出原形……”
朱元璋哈哈大笑,又問:“那要是,熬成了老不死的呢?”
他的目光往右一偏,望向空處,也不知道想起了誰。
陸知白并不糾纏這個話題,淡淡的說:“現在誰拆我的鐘塔,我就拆誰的祖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