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過來之前,朱元璋獨自坐在御案前,眉頭微皺,翻看著兩份文書。
一份是天下官吏的俸祿發放表。
另一份,則是棲霞的吏員待遇表。
正是從正月份的《棲霞三年發展報告》后面剪下來的。
棲霞吏員的待遇之高,不僅讓朱元璋心里有一絲不滿,有的官吏也在私底下議論過……
六部侍郎以上,翰林學士,左右都御史等重臣,陸續過來。
包括太子朱標,齊聚武英殿。
大家已經知道了,這次會議的論題,是繼續整頓吏治。
因此,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昂首闊步走來的吏部尚書開濟。
開濟,在史書中名聲不顯,可實際上,在洪武朝前期,作用還是挺重要的。
因為,大明朝嚴苛的吏治規則,有大半是開濟提議的。
甚至包括《大明律》許多條款,都是開濟擬定的。
畢竟條條框框那么多,老朱總不可能每一點都去自己細想。
由下面的人提出想法,再采納、改進符合心意的,這樣比較快一些。
開濟的所作所為,是實打實的法家風格,稱得上是一個酷吏。
他與朱元璋,在嚴刑峻法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共同研究出了一些嚴苛又僵化的規則。
前一陣子,開濟還是刑部尚書,但因為郭桓案,導致朝中官員空缺。
于是,開濟又被指派為吏部尚書,干起了他的老本行。但同時還在主持修編違法案例集,也就是《大誥》。
他進入朝堂以來,一直都在刑部、吏部打轉兒,是洪武政治機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大齒輪。
開濟行過禮。
還有數人遲到。
朱元璋卻不等了,開門見山的說:
“今兒個,召集大家議一議,如何才能把制度的網,再編得牢一些,一只蒼蠅也飛不出去?”
大家看看其他人,都沒有立即說話,一副沉思之色。
朱元璋也不急,慢悠悠的說:“今天暢所欲言,覺得哪里有缺漏不足的,盡管說來!”
戶部尚書滕德懋,低頭,側目,盯著開濟腰間玉帶鉤。好像是新換的羊脂白玉。
開濟還年富力強,一身官威。
而同為尚書,滕德懋若脫了官服,看著就是個讀過幾本書的老農……
陸知白躲在老滕身后,低著頭,摩挲著兩根手指——
三日前,朱標派人送來口信,告訴他將要開會。
并暗示,父皇現在的想法,比起以往,或許有些不同了。
陸知白也在想是否如此。
吏治本是吏部的工作內容,如今卻召集眾臣商議。
朱元璋很可能是想聽到一些不一樣的思路。
開濟必定有所察覺,嚴防死守。
所以今日爭論,若想勝出一籌,陸知白將突破口選在了——官員俸祿。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做第一個發言的。
朱元璋手捏一本奏疏,顛過來倒過去的玩著,掃視著群臣。
終于,有一個鐵頭娃,禮部尚書站出來,拱手說:
“陛下,殿下,臣以為,當下用刑太苛,理應廣宣教化……”
朱元璋聽了也不惱,點了點頭,問:
“還有說的沒?每個人都必須開口,不然咱就點了!”
靜了一陣子,朱元璋就點道:“吏部尚書,你來說說。”
開濟便拱手行禮,說:“臣慚愧,德薄才疏,吏部工作不力,煩擾君主……”
朱元璋和顏悅色的說:“這與你沒有關系,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只是這個問題,自古到今,歷朝歷代,都沒能徹底解決。”
陸知白低頭,眨了兩下眼,暗自撇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