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開濟卻仍是滿臉不屑,冷哼一聲道:
“滕大人,未免太過樂觀了!
按照這法子獎勵下來,每年國庫要多支出多少錢糧?!錢從哪來?”
他一臉不解之色,望著陸知白:
“更何況,忠勤事君,實心用事,本就是為官職責。何須再左一番右一番的獎勵?”
眾人聽了這話,都不由得紛紛側目,認為太過嚴苛無情。
就連禮部的人,也有些不贊同。
如果開濟說得對,禮部也就省了許多事,不必再考慮勛貴和功臣的種種封賞、賜物和祭祀了。
“尚書這話,怎么不去跟其他公侯說,說他們奮勇殺敵都是應該的,憑什么刺爵?”
陸知白滿臉的好笑,挑眉道,“另外——誰說這激勵金和保障,是從國庫出的?”
大家神色,又再度凝重起來,在心里琢磨著。
如果不走國庫,那就只剩兩個來源了。
地方截留自用的稅金,以及……
皇帝的內庫。
果然,陸知白拱手笑道:
“兒臣認為,這些確實是俸祿之外的獎勵。
既然如此,就應當由內帑來出。
由陛下親自發放。官員需要叩謝皇恩……”
朱元璋摸著胡須,眼睛微瞇,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微笑。
陸知白又望向開濟,說:
“以后各地官吏貪污的贓款,也要收歸內帑,而不是充歸國庫。”
朱標已是輕笑一聲:“好個取之于墨吏,用之于清官!”
太子有些贊同的樣子,皇帝則是沉吟不語。
開濟小心地觀察二人面色,又悄然掃視群臣,見大家都在輕聲議論,想了一想,說:
“臣以為,陸侍郎的方案太過繁雜,恐怕都月底了,上個月應該發放的數目還沒算出來呢!”
他又面無表情的說:
“剛才陸侍郎自己也說了,環節越多,越容易節外生枝,增加貪腐可能……”
朱元璋聽了,點頭,竟表示贊同,說:
“他的意思咱明白,就是想給認真做事的官員一些獎勵嘛。
咱也覺得不宜一次改動太多,當前規則實行已久,若大加改動,難免不適應……”
陸知白也沒有辯駁,不多勸,笑著說:
“本就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拋磚引玉罷了。倒盼諸公齊心雕琢,拿出一個章程來。”
朱元璋略作思索,問道:“就這些了?”
陸知白還有一些不怎么花錢的小措施,連忙拿了出來,笑道:
“還有呢。可以在州府縣每級,設置清廉模范名額,再設計一些新的補子。
再給他們每年幾次進京面圣的機會。就穿著代表廉潔的新官服,前來面圣……”
補子,就是官服前面縫的一塊方形的布,文官繡的飛禽,武將繡的走獸。
朱元璋聽了,不由得微笑起來,琢磨了一會兒,說:“這個不錯,可以想想!”
不花錢,還是一種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