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朱元璋的面容忽然緊繃起來——
如果這阻礙者,是太子呢?
朱標和朱元璋的治國理念一直截然不同。
不過,朱元璋也不會因此就懷疑什么。
他選擇重典治國,是因為現在剛開國,太多人還在前元的惡劣風氣中,沒有醒悟過來,必須讓他們知道什么叫規矩。
但這之后,就不能一直嚴刑峻法了。
朱標對待百姓更加寬仁,對于官吏也有嚴厲態度。
這正是朱元璋想要的繼承者啊。
“治國如駕車,前路漫漫,岔路無數……”
朱元璋又拿起一本奏疏來批,心中想著——
“可這天下,豈是那么容易駕馭的?那看似綁在地上的人,是一支伏兵也說不準……”
……
……
國公府。
陸知白坐在榻邊,拉起李文忠的胳膊,給他揉著腋窩附近的大筋,疏肝理氣。
“表哥,今個如何了?有沒有什么感覺?一定要多給反饋。”
李文忠半閉著眼說:“托你的福,昨個一宿沒睡著……”
陸知白就笑了,趁太醫還沒來,輕聲勸道:
“何必再糾結這事呢。陛下如今也不同以往了,總歸是在往好的方向嘗試……不要心急嘛。”
“我知道,這是你們綿綿發力的結果,”李文忠卻長嘆一聲,“只是,有時難免恍惚,好像這大明……已經沒有我的位置了……”
國公何等稀少,無不是位高權重。
然而自從胡惟庸案中,因為政見不合,上書勸諫,李文忠便感覺,自己慢慢的成了邊緣人。
這幾年來領的重要差事,只有上回東征倭國……這還是朱元璋想讓他心服口服的緣故。
陸知白笑道:“不把身體先養好,怎么能擔當大任呢?”
正說著。
李景隆推門進來,手中拿著信封:“父親,姑父,周王那邊回信了!”
陸知白精神一振,忙接過信封拆了,取出信瓤兒看起來。
周王對此事,也是比較關切的,給了厚厚的一封回信。
詳盡地從各個方面分析了一下可能的原因。
陸知白看著看著,皺起眉頭來。
那些醫理的分析,其實他看不太懂,但是五哥提出了一個新的角度,讓陸知白直拍大腿。
就是中毒!
在病癥復雜、找不出根源的時候,也要考慮中毒的可能。
陸知白凝眸思索著。
李景隆伸過手,小心的拿走這張信紙。
看過之后,他皺起眉頭問道:
“難道父親真的中毒了?”
李景隆望著病榻上形容枯槁的父親,滿心都是難以置信。
“父親貴為國公,起居飲食皆有規制,怎會中毒呢?中的又是什么毒?”
李文忠聽到這番對話,也緩緩抬起頭,眉頭微蹙,目光中透著思索。
陸知白向李景隆解釋:“有些事并非表面這般簡單。中毒之事,遠比我們想象的途徑多。
看到五哥信中所言,我最先想到的,其實是重金屬中毒。直接下毒難度太大,但某些元素,卻能悄無聲息地侵入人體。”
“重金屬中毒?是什么意思?”李景隆一臉茫然地問道。
陸知白微微嘆了口氣:“科學院新編的理化教材春天就要完成了,到時你就知道了。
現在我只能簡單說說——世間萬物究其根本,都是由各種元素構成。就連人也是這樣。
一旦人體內某些元素過量,就會損害健康,這便是‘元素中毒’。”
李景隆低頭沉思,片刻后又追問道:
“所以其他毒藥,有毒性也是因為元素有害嗎?父親真的中毒了?”
陸知白看向李文忠,神色凝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