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老實巴交,主要防的還是那些貪官污吏。
事情是他們經手辦的,只怕他們又要絞盡腦汁,設法鉆空子。”
“自然是要防著他們,兒臣還設了空號段。”陸知白微微一笑。
“比如這乙一千三百零一到一千六百號,其實不發行,是虛設的陷阱。如果出現這些號段,那就是偽造的......”
他又說:“這有些規則可以公之于眾,有些不行。
比如每月的密押,每年的驗證碼,只有咱們知道,就連刻版的工匠都稀里糊涂。
因為國債是至少一年期滿,才能兌付,兌付的時候才告訴他們上一年的一些規則……”
朱元璋眉頭高高揚起,倒是想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你這些設計確實精妙,卻防的是偽造。
如果他們不偽造,直接用印好的契書鉆空子,又該如何防呢?”
這個問題,去年國債發行,就已經處理過了。
以往是收鈔留兩成,做地方兌付之用。余下的跟契書副本一起送至戶部。
陸知白略做思索,回應道:
“可能的情況,主要是虛報購買,以及冒領百姓的國債。
可以令衙門,月底張榜公開本月所售國債的契書編號,另抄一份呈遞戶部。也可方便百姓核對,讓他們心里有個底。”
老朱撫掌稱快。
可緊接著又沉下臉,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他輕輕敲著桌子:
“如此復雜的規制,有好處,也有壞處。”
朱元璋微微嘆了一聲,說:
“越是有難度,越容易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也就是那些掌冊的典吏……”
陸知白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將契書翻到背面,說:
“不妨公開可以公示的信息,讓百姓也能明白規矩,不要稀里糊涂的,任由貪官污吏拿捏。”
朱元璋仔細看著,背面文字對國債的購買兌付流程,進行了簡單介紹。
還說明了如果兌付延期,應該怎么補償。
朱元璋緩緩說道:“這延期兌付,補足收益,咱也沒有意見,畢竟這天下,就是要藏富于民,方可興盛安穩……”
陸知白不禁是笑了。
藏富于民,是老朱的經濟思想。
《太祖寶訓》:“保國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則親,民貧則離。民之貧富,國家休戚系焉。”
但陸知白一想到明中后期,財富都掌握在官僚士紳手中,國家收不上稅,一味的壓榨窮苦百姓,就很想笑。
藏富于民,思想是沒錯的,但執行起來,到底是藏富于誰了?
陸知白嘴角的笑意還未完全斂去,便見朱元璋瞇起眼睛,緊緊地盯著自己。
剎那間,他便收斂起笑容,滿臉乖巧。
朱元璋聲音微沉,問道:“你笑啥?咱說錯了嗎?!”
“非也,兒臣是笑——”陸知白淡笑道,“自西漢鹽鐵會議起,對長富于國還是藏富于民,便爭論不休……”
頓了一頓,他又笑說:
“兒臣想起前日讀《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元年推行兩稅法,有云‘量出以制入’。
本是依據財政支出,來確定稅收額度,力求合理。然而,十年間,田畝數量激增四成,可稅賦呢,卻僅僅增加了兩成。
兒臣覺得,反倒是滕尚書所提,量入以為出,更合理些……”
朱元璋那么聰明,略一思索,便冷哼一聲,問道:“你是說,士紳在逃稅?”
沒等陸知白回應,他又語氣沉重地嘆息著說:“自古皆然,真是該死啊……”
殿內一片寂靜,銅壺滴漏的水聲突然清晰起來。
朱元璋盯著桌上黃銅懷表的指針,看了片刻,也不再多想,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