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子女眷俱都低下頭,暗道好奇害死貓,早知道再嫁新婦這般厲害,就不進來瞧熱鬧了。單大夫人的熱鬧,豈是那般好瞧的。
單夫人氣得手指發抖,半晌,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好的,祖母。”
王文君心中并沒一絲得意,但快意總是有的,她對張曉燕道:“你跟著大夫人同去。孫媳婦有孝心,不派個人親眼看著回來稟告,豈不是辜負了她。”
張曉燕對這種女人家的勾心斗角不甚有興趣,不過王文君不放心單夫人做的飲食也是正常,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和單家山下打個照面,免得以后作威作福人家還不知她是哪一個。
張曉燕穿的衣服是這個年代的,但材質是化纖的,哪怕顏色式樣都一致,看著總是有幾分不同。
單夫人給仆婦使了個眼色。
仆婦知機,立刻和張曉燕套近乎,“大姐,你是老太太的貼身丫鬟嗎?可否婚配有子?大家這年紀估摸著也是做祖母的歲數了吧,穿這身衣服仍是那么鮮亮,看起來跟十八小姑娘似的。”
張曉燕生平三大愛好,一是錢,二是吃,順帶一個就是拍馬屁。她是典型的吃軟不吃硬的性格,最禁不得夸,只要話說好聽了,跟人稱兄道弟稱姐道妹是常有的事。
“這還用說,現代針織工藝和現代染色技術,就是那孝布做出來的衣服都比古代好看。”
仆婦一看有門,忙道:“大姐,來,我們去耳房,廚房臟亂,哪是你這等貴人該來的地方。和老太太忙了一天,還沒吃東西呢吧,這是金絲棗兒、芙蓉糕和荷葉碧粳米羹,姐姐嘗嘗,墊巴墊巴肚子。”
張曉燕分明看到了單夫人和仆婦的眼色,知道這是要支開她,但她仍入了耳房,看到茶幾上的食物便毫不客氣地吃了起來。
仆婦看著張曉燕豪邁的吃相,不由抽了抽嘴角,這是餓了十天還是半個月,比外頭的下力漢子吃東西還猛。
豬八戒吃人參果,真是糟踐了好東西!
話說張曉燕是真餓了,早上吃得早,出門看吉時,這城南到城北,少說也有十里地,她的身份還不能坐轎子,一路走來,可不得餓了。關鍵到了地方,人家吃著東西,她們走著婚禮儀式,拜堂了還要走婚房儀程,一番折騰下來,早就餓得前胸后背了,這有了好吃的,不下死力氣才怪了。
張曉燕將桌子上的食物一掃而光后,打了個大大的嗝,才滿意地道:“啊!你們府上的東西可真好吃!王家的伙食和你們家比簡直差太遠了。”
這鄉巴佬兒!
仆婦心中頓時將張曉燕看輕了幾分,不由得吹噓起來,“那當然!你們王家小門小戶,撐死了一個三品,還是那種閑賦在家的。哪像我們單家,儒家弟子遍天下,狀元舉子滿廳堂,不說我們老祖一品大員,單說家中子嗣,哪個不是正經讀書人出身。功在社稷,簡在帝心。我們單家,何止區區王家比不了,舉國上下除了皇族,我們認第二,就沒人認第一。”
張曉燕挑眉,“我家大小姐是你家老太太!”
仆婦一噎,頓時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了。
張曉燕又道:“你家老祖宗身邊有一老道士,你可見過?據聞他是老祖宗的救命恩人,又是鴻蒙道觀的得道天師,很是得大家尊敬啊。”
仆婦看了張曉燕一眼,打聽這些干什么,“大姐,聽老太太對你的稱呼,你莫非不是王家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