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法典么?”
蜜蜂點點頭,“冥府是有一本法典,
為兩千年前五位恐龍大軍主持編纂。
但那本法典是針對所有生靈的,里面的內容非常空泛,
基本就是‘在不為了滿足生存需求的情況下,以享樂為目的,惡意殘害其他生靈,生產出負面情緒者,需要接受審判。’
隨著人類族群擴張,社會日新月異,人類本身對自然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七十億人類產生的負面情緒越來越重,
法典就有些不再適用了。”
蜜蜂拿起酒杯,用嚼吸式口器,吸了一口杯中液體,淡淡道:“法典的問題待會兒再說,現在,我更想聽聽您的回答。”
“...”
騾子沉默了一會兒,輕點桌面的指尖清晰向同伴傳遞出‘快幫幫我’的意思。
李昂盯著同伴看了一陣,發現幾人都還在思索,便開口道:“不如,你這么說...”
他平靜地陳述起來,
騾子在短暫的沉默之后,深吸一口氣,逐字逐句地復述起李昂的話語。
“抱歉,蜜蜂先生,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仍受限于自身知識結構、智力水平與過往經驗,無法給出一個精準客觀的結論,
只能在自身能力范圍內,給出答復。”
騾子停頓一下,模仿李昂,用沉靜語氣緩緩道:“這一事件本身有無數種角度可供解析,
若從最樸素的殺人償命的道德與法律原則來看,謀害并吃掉了同伴的四名探險隊員,理應被判死刑。
對于冥府而言,尊重法律條文也是至關重要的,按照嚴格標準執行法律,降低人為因素,
能大幅度提高執行法律效率,降低時間與人力成本。”
蜜蜂男子沒有表態,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端坐姿勢。
騾子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當然,這一判決過程太過簡單粗暴,
何為法的基石?
由文明人類制定的法律,是以人類可能共存這一基礎上的,
世間所有法律的根本目標,都在于促進和改善人類的共存狀態,調節共存狀態下相互之間關系的公正和平等,
若人可以共存的基礎不存在——比如像案例中只有殺死對方才能生存,那么支撐法律存在的基石就蕩然無存,法律本身就失去了意義。
案例中,五名受困者與世隔絕,遲遲等不到救援隊伍,
在該場景下,他們實際處于‘沒有法律的原始環境’,不受監管,享受不到法律這一社會契約帶來的好處,其所作所為都出于生存這一人類本能,
同理,他們不應受到文明社會的事后審判。”
蜜蜂搖了搖頭,“凱文律師,您的這兩種觀點似乎相互違背啊。”
“是這樣沒錯。”
騾子學著李昂的樣子點了點頭,“同一事件從不同角度,能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尊重法律條文有錯么?沒有。
尊重以人類共存為基石的立法精神有錯么?也沒有。
但在復雜的現實世界,并不存在簡單的對與錯,或者說,簡單粗暴評價對與錯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體現,是主動舍棄了理性思考這一人類最重要工具。”
騾子故作深沉地嘆了口氣,“法律的基礎是公眾認同,
在沒有超凡能力的現實世界,維系人類社會關系與秩序的力量,并不是槍炮武器、銀行存款、信息獲取權限、知識水平、社會地位,
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認同。
這是一種極度抽象的概念,有了公眾認同,才有了錢幣,才有了國家,才有了文明,甚至連任的身份都源于公眾認同——
若眾人承認,那乞丐便是國王,若眾人否決,那國王也能瞬間變成乞丐。
在此次案件中,大多數民眾都理解并同情四名探險隊員的處境,輿論顯示,超九成人支持探險隊員無罪,或被判處象征性的懲罰。
站在法律必須彰顯公眾道德、指導道德的角度,這四人理應被判處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