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囯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所以此般種種便都說的通了,愚民易治,這些持節于朝堂之上備受世人敬仰的治國能臣尚且如此,那些少有受誨的平民百姓,其智慧水平又能高到哪兒去?即使大隱隱于市者也有不少,但跟整個凡人群體比起來,終究算是不足為道,翻不起什么浪來,一群烏合之眾湊在一起,再怎么折騰,也動搖不了社稷根基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想到這兒,年輕人沒來由地又感到一陣悲哀,同是這天地間蕓蕓眾生之一縷,為何會有那么大的差距,是命中注定嗎?
不不不,不應該是這樣,因為這世間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唯一不變的,是不停的改變。
哦,對啊,那些人為什么會流落于庸俗凡世,不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主動改變嗎?
出身高低如何?境遇好壞又如何?沒有人這一輩子都能一帆風順,就算有一帆風順的人生,那又有什么意義?
翻越大山,渡過大河,起起伏伏,大起大落,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那才是人生!
他自己就是個典型嘛!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起點高了,心氣兒就高,遇到的問題一次比一次難,總在生死的邊緣瘋狂試探,一天天過得并不像外人想象中那般簡單。
可統一來看,大家的境遇其實沒什么本質區別,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間的距離而已,那些兢兢業業的凡人,不一樣是在拼盡全力地活著嗎?雖然表面看上去如在天壤,但其心路歷程卻實則一模一樣,甚至那些不甘平庸苦苦掙扎的凡人更難捱一些。
所以說,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去過什么樣的生活,不過是個選擇罷了,在高山前止步,在大河邊停留,亦或是不懼險阻勇于攀登,想方設法造船搭橋,都是選擇。
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人和人之間差距就那么出現了,原來這一切都是有據可查的!
人的成就,不在于爬的多高,走的多遠,而在于爬了多高,走了多遠,由谷底爬到山腳跟由山腳攀登山頂同樣可敬,所有的汗水和鮮血都是光榮的表征!
想到這兒,年輕人終于釋懷了,他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
“終于可以睡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