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外門弟子走后,那綠袍官吏對手下道:“快,別愣著了,將這批細鹽送去皇宮!”
.
….…….….….….
奉天殿。
入夜,快要入冬的夜晚實在難熬,現在已經夜半,朱元璋才將奏疏批閱完畢。
這些奏疏他真的是越處理越氣,自從那天和朱標共同要查假賬后,他又查出了好幾個地方。
“好,好啊,都好的很,都不怕咱。”
“都是英雄!”
朱元璋望著那假賬賬簿,就仿佛是看到了那些貪官,給氣笑了。
“皇爺爺。”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輕輕的呼喊聲。
朱元璋揉了揉有些發疼的眸子,面無表情的道:“進來吧。”
少頃。
朱允炆端著面,走了進來。
看著朱允炆,朱元璋說道:“允炆,怎么了?”
“皇爺爺,孫兒知道你操勞政務,給你送了一碗面過來,您趁熱吃了。”
把面放在朱元璋面前,朱允炆繼續笑道:“皇爺爺,您吃,也記得早些休息,孫兒先回了。”
朱元璋笑著點頭:“好,咱孫兒懂事,這面咱喜歡,你回去后早些休息。”
朱允炆笑道:“好,皇爺爺,孫兒告退。”
朱允炆沒停留太久,也沒說太多余的話,因為他始終記得,娘出門前和他說過,除了孝順的話,其他的話你不要說。
他一直謹記。
等朱允炆走后,朱元璋感嘆:“這孩子….也是個孝順的孩子,哈哈哈!”
他笑了一聲,然后把面拿起來,開始吃面。
最近這些天他時常就吃到朱允炆煮的面,一開始還挺難吃,但或許是煮著煮著習慣了,已經逐漸開始好吃起來。
他端著大碗寬面,狠狠嗦了一口。
嗯?
朱元璋臉色變了變。
這鹽味兒不對吶!
朱元璋自小從農田里摸爬滾打,對百姓家的柴米油鹽,比誰都要敏感。
這鹽似乎少了很多雜質,吃起來口感更加順滑!
“來人!”
朱元璋道:“這鹽是怎么回事?”
“回皇爺,這是都轉運鹽使司從一名商人手里購置的新鹽。”
說話的是朱元璋貼身太監,是陳洪。
本來老爺子是要最近把陳洪給調走,因為陳洪是朱允炆的人,而他的身邊現在不需要朱允炆的人,只需要大孫的人。
但,貪官這事到來。
事情重大。
他給忙上忙下,負責照顧自己的太監若是用新的,自己還得教那新來的太監會來事兒。
得重新培養默契。
所以老爺子尋思著,等貪官這事結束,在把陳洪給調走。
此刻。
陳洪服侍朱元璋十年了,比誰都了解朱元璋的心思,此時他已經很自覺的將一小撮鹽巴放在朱元璋的案牘前。
朱元璋用手捏了捏,然后放在嘴巴中,眼神漸漸渙散起來。
“好鹽!”
“這冶鹽工藝,讓都轉運鹽使司給咱買回來!多少錢都行!”
“老奴遵旨!”
.
….….…….….….
翌日。
天云觀。
集結眾多弟子努力與趕工,他們又造了兩百斤細鹽,接著由那位有商籍的外門弟子,繼續拉著牛車去了一趟都轉運鹽使司。
從轉運司出來,外門弟子手里足足拎了近八十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