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里,
胡雪顏那一日離開,她的使臣團是離開了大明,不過她本人倒是留了下來。
至于原因為何,朱長夜沒有打探,也沒使用善惡簿去查詢。
他是這樣想的。
生活活的太通透,不大對勁。
畢竟,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是么?
而最主要的,
還是朱長夜對胡雪顏沒怎么在意。
除此之外,倒是沒什么大事發生。
不過在此期間,
朱長夜見過許多窮苦人家,這些人都在很努力的活著,與這個世界作斗爭。
這也讓朱長夜心態微微變化。
下山前,
他是認為不該管凡塵事,只修屬于自己的仙,以及看好自己的家族,朱家。
但親眼見過那么多人間疾苦后,朱長夜覺得,自己或許可以用綿薄之力,盡量去幫助大明這個新生兒。
他也在慢慢的,朝這方面去做了。
他是想通過自己對后世的理解,把后世的一些東西搬到大明來,比如紅薯、后世更加出色的國策等等。
以此加快大明發展的進程,同時也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增強大明國運。
他在努力的去做了。
以前沒做過。
或許開始時很笨拙,但確實有這份心。
….….….….….….
過了幾天,到了月頭之日。
而這一日,
應天府皇城,無比肅穆。
天才蒙蒙亮,大明宮午門外,文武百官分左右站定。
天寒地凍的,冷的讓人有些遭不住。
然而陛下卻遲遲沒有宣布開朝,他們只能瑟瑟發抖的在寒風中等著。
傅友文今日時而神色熠熠,時而滿懷擔憂,一張臉上,表情變幻莫測,令人倍感古怪。
“傅大人,你究竟咋了?”
詹徽看著傅友文。
傅友文嘆口氣:“好壞參半,暫時不可說,秘密,等開朝稟告皇上。”
詹徽一臉不屑,自討沒趣。
不知過了多久,才有小黃門太監宣布開朝。
眾人深吸一口氣,紛紛越過午門,朝奉天殿而去。
當!當!當!
三聲銅鼓聲,回蕩在大明宮城內。
奉天殿,朱元璋身披黃龍袍,頭戴九龍冠,面色威嚴的緩緩坐定在龍椅上。
今日是冬月初一,朔日大朝會。
朝會伊始,百官站定,太監唱禮。
一切完畢,戶部侍郎傅友文抱著芴板出列。
“啟奏陛下!”
朱元璋沉著的看他一眼,面無表情的道:“奏上。”
傅友文道:“大明郵寄驛站試行一月,冬十月的財政數據已統計完畢。”
“洪武十五年,湖廣布政司合計驛站收入約九萬三千七百兩白銀。”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就連朱元璋都忍不住倒吸涼氣,神色發愣。
單單一個湖廣布政司,居然有這么高的收入?
傅友文繼續道:“川蜀驛站收入,約三萬六千兩白銀。”
川蜀地勢陡峭難行,收入低點倒也正常。
“東南浙江、兩廣地,合計驛站收入十三萬九千二百兩。”
嘶!
此一時,大殿內皆充斥倒吸涼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