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萬兩!一個月?!
這有點顛覆了群臣的認知。
他們和朱元璋,乃至于許多歷代帝王一樣,思想上向來都認為農業才是國本。
當初發行驛站郵票,雖然他們也支持,但從沒有一個人,會將驛站郵寄收入當成大明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
而今,
當這激動的數據,陡然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眾人居然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京城直隸府,此乃驛站發起點,總共合計收入.…”
傅友文頓了頓,深吸一口氣,朗聲道:“二十萬三千一百兩白銀!”
言畢,
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朱元璋手有些顫抖,死死的捏著龍椅的把手,早已激動的不能自己起來!
就在眾人沉浸在喜悅之中,更大的驚喜來了。
“武昌武漢等九省通衢之地,其收入,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短短不到一月,其便躍居于驛站最繁華的中轉地,單月累計收入,已然高達二十五萬兩,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轟!
這一刻,所有人已經頭皮炸了,根本無法思考!
二十五萬….這太匪夷所思了吧?
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惠民之策,居然在短短一個月內,狂攬財政將近八十萬兩!
這是何等令人心悸的數據!
大殿上,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甚至有人質疑戶部在虛假上報。
可傅友文說可以和這群御史、給事中賭命驗真假,此言一出,無人敢質疑!
這份沉甸甸的收獲,擺放在朱元璋面前,竟是讓朱元璋都有些不知所措的顫抖起來。
他眼眶紅潤,努力的笑著,鎮定的道:“好!好的很!”
沉默了一下,傅友文繼續說道:“啟奏陛下,以上是利好消息。”
剛才還在激動的君臣們,聽到傅友文這話,突然心中一沉。
莫不是還有壞消息?
朱元璋道:“繼續說。”
傅友文道:“隨著郵政驛站的需求加劇,江浙泉州等地的驛站已經不夠用,地方官府請求朝廷多開設驛站。”
“長江水路上的船只絡繹不絕,碼頭上一天連軸轉,官府的驛站開放了所有倉庫,甚至在江邊臨時修建了儲存貨物的棚子,但依然有些忙不過來。”
“人手嚴重缺失,各地的貨物顯得有些雜亂,派送也時有出錯情況。”
“臣擔憂….若不早日約束管控,恐會亂象橫生。”
這些事,不僅是朱元璋始料未及,就算是當初參與修訂政策的傅友文和詹徽等人,也是沒想到的。
誰也沒想到,朱懷提出的這驛站改革,威力會如此大,簡直大到逆天…
剛出世,就展現出如此強大旺盛的生命力!
乃至于他們事先商定的政策管束機制,已經跟不上驛站的發展。
誠如傅友文說的那樣,雖然驛站現在看起來十分賺錢,可若是不管束起來,用不了多久,就會亂象橫生。
朱元璋頓時從喜悅的氛圍中,沉著下來,他盯著滿朝文武道:“都給咱說說應對之策。”
詹徽出列道:“啟奏陛下,微臣認為,如此高昂的收入,倒是可以投入出去。”
朱元璋點頭:“你說。”
詹徽道:“譬如招募民間勞力,給地方官府撥定額款,用于支付這些勞力。”
“又譬如,可以重修官道,朝廷現在有了錢,讓各地官府將官道土路改成石子路,如此也便于馬車行走,更會加快運輸效率。”
“再如,讓各地官府招吏目,嚴格約束驛站勞工,將此事當為國政之一,嚴格管制約束起來!”
朱元璋點點頭,對詹徽道:“此事是你和傅友文提出來的,你此言到也可以,但其中錢財支出的多少,你們要合理把控。”
眼看著這么多錢財流入朝廷之后,又要用出去,朱元璋還是有些心疼。
但詹徽說的不錯,雖然現在收入不錯,可若是不給予必要的支出,用不了多久,驛站郵政就會衰敗,細水要長流的道理朱元璋懂。
他寧愿現在朝廷少收點錢,也得將基本盤給打牢固了。
“有不懂疑惑的,你們可以去問問天云觀的觀主朱長夜,畢竟這驛站框架是他老人家搭建出來的,他老人家….應該懂得更多理解更深,爾等要不恥下問。”
嘩!
群臣再次愣住,眼神中皆不可思議。
這是老爺子….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提起一位民間道士吧?
這惠民之策,居然不是戶部和吏部想出來的?
天吶!
這個叫朱長夜的,究竟是什么神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