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出生,并不是太好。
他是國子生出生,國子生就是國子監的肄業生,國子監雖然是國家名義上的最高學府,但是其中的學生都是各地推薦的監生,監生就有了做官的權力。
明初官員成分駁雜,除了中樞掌權的淮人一派,還有淮人的死對頭江南一派,另外還有歸降大明原來的大元降官,貴族等人。
朱元璋胸襟很大,不但讓蒙元有才之士做大明官,為國朝效力,還收攏了許多蒙古戰力強大的騎兵,放在北疆。
比如著名的大寧都司的朵顏三衛,就是蒙古人組成的一支戰斗騎兵。
這些人雖然是蒙古人,但對大明也十分忠心,甚至在攻打百元余孽的時候,永遠都是這群人沖鋒陷陣,無往不利!
但其實,大明中樞的漢人,雖然面上不說,骨子里卻是歧視這類人的。
而鐵鉉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他是國子生,按照道理來說,這樣的非科舉出生,一生能做到一縣的佐貳官,已經是頂天了。
可朱元璋,卻破格給他升到了禮部給事中。
而現在,朱雄英非但沒嫌棄自己出生,竟還讓皇帝給他預支俸祿。
這怎能不讓鐵鉉心生共鳴,怎能不讓鐵鉉心生好感。
他急急起身,眼眶泛紅,彎腰道:“謝,殿下!”
這一次接觸,說實話,時間并不是很長,但也讓鐵鉉第一次,認真鄭重的認識了眼前的大明皇長孫!
他有格局,目光深遠,胸懷很大,包容天下。
他的一言一行,都有上位者的內斂不漏的強大氣勢。
這些東西其實很難感知,如果不是和朱雄英認真相處,一般很難看出來。
朱雄英笑著擺手,不在意道:“舉手之勞而已,沒什么感謝不感謝的,一會兒吃好飯再回去。”
“好!”鐵鉉也應著。
解縉笑笑,看了一眼鐵鉉,又看了一眼朱雄英。
得,老鐵恐怕現在被殿下降服住了。
殿下就是厲害,一言一行,啥也沒說,卻能收復一個傻大個,果然,這就是帝王的種!
“殿下,我聽聞,各路藩王于明年要來京,有些遠的藩王,現在已經啟程了?”
解縉開口詢問。
朱雄英點頭:“是我建議的,爺爺他老人家不是過壽么?我就建議讓他,讓大家闔家團聚一番。”
一句輕飄飄的‘我建議的’,又是讓鐵鉉震驚的一塌糊涂。
藩王入京,向來勞民傷財,皇帝曾經說過,非有必要,藩王不得入京。
可是,朱雄英的一句話,居然能改變皇帝的想法.…
這究竟是給老爺子吃了啥藥啊!
才能讓老爺子。如此言聽計從?
天吶,
老爺子對長孫朱雄英,也太寵愛了吧!
解縉抿了抿嘴,左右看看,道:“不知殿下對藩王,什么看法?”
朱雄英想了想,開口道:“沒啥看法。”
解縉點頭,他明白了,然后對鐵鉉道:“老鐵,麻煩你出去一下可以嗎?”
鐵鉉愣住了,抽了抽面皮,哼道:“我并不是一個喜歡嚼舌根的人!也不是一個不忠的人!皇上既然讓我跟著殿下干,那便不會再有異心!你.…不要羞辱我的人品!”
解縉微微一笑,他自然是故意的。
于是乎,他這才正色的看著朱雄英道:“殿下,我有個不該說的話,你聽聽,咱三私下說,不要告訴旁人,可否?”
朱雄英點頭:“成!你說,我不會害了你,自家老爺子都不會瞎說。”
他的想法,其實和解縉不謀而合,藩王,如果有可能,是一定要削的!
解縉點頭,道:“在下斗膽論藩,漢晉之禍,歷歷在目。吾大明分封九邊,諸位藩王手下都是精兵悍將,只知塞王而不知國家。而內王們,多驕奢淫逸,為當地之禍!而且,這些藩王又生藩王,現在皇族人數不多,國家還可以負擔。再過幾十年,朝廷拿什么養活這些人?”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