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不但是晚輩想長輩,而是長輩更想晚輩。
老爺子過了年之后,一大早便跑來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彌補朱雄英。
“餃子吶?咱可餓肚子來的。”
朱雄英笑呵呵的道:“爺爺,少不了你的!”
“鄭和,去,餃子、醋,都端過來,再倒一壺小酒。”
朱元璋哈哈大笑:“懂咱!餃子配酒,越喝越有。”
老爺子身上帶著一股子匪氣,又帶著幾分徽州人的豪邁氣,啥俚語都是張口就來。
“誒?”
朱元璋愣了愣:“那小娃子,怎改名了??以前不是叫馬三寶?”
朱雄英笑笑:“師尊提議的,而且我打算給他安排進宮,昨晚在舅姥爺那里已經安排了一通。”
朱元璋不高興的道:“找他干什么?咱不能安排?還一口一個舅姥爺,美的他!”
朱雄英撓撓頭:“都是長輩,不勞煩您老,是因為看到您近日很忙,這是小事兒,他們都可以幫忙的。”
朱元璋吐出口氣:“這倒也是。”
不出片刻,正月初一的餃子被鄭和端了過來。
爺孫就坐在院落的石桌前,沐浴著開春的暖陽,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老爺子平日吃飯吧唧嘴,速度很快。
今天也是一樣,投胎一樣,一口餃子沾醋就撂進嘴巴里。
“真香,好吃!”
說著,老爺子臉上微微錯愕,一張嘴嘴里一枚小小的金幣掉了出來。
“這是啥?”
朱元璋瞪大眼睛,有些好奇的看著朱雄英。
朱雄英道:“富貴錢啊!我特意叮囑的,一鍋里只有一個,爺爺你真有福氣吶!我想找愣是沒找到。”
“呵呵,咱都這歲數了,這有啥用?”
老爺子眉開眼笑,“你小子,變著法的讓咱高興!”
話是這么說,朱元璋眼縫都瞇成一塊兒了。
現在是老爺子幾乎六十多了,朱雄英不知道老爺子還能活多久。
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不等人,漢人的傳統美德便是孝道。
在古代,孝是天大的一件事。
雖然到后世已經淡化了漢人的這種傳統美德,許多孤寡空巢老人隨處都是。
但現在這個時代不是,現在這個時代,孝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最好的孝,就是陪伴老人最后一程。人生最后的道路,讓老人高高興興的走,不留遺憾。
如果將來送走了老爺子,朱雄英真的不知道,還能有誰會想老爺子這么無私的愛護自己,無私的將親情都給自己……
或許師尊可以,但師尊永遠都在,而爺爺不是,一想到這兒,他便有些深情的望著開懷的老爺子。
朱元璋似有所察,不解的道:“咋了?”
朱雄英吸了吸鼻子:“爺爺,未來這些年,我一定陪你開開心心的走完,咱們明年,一起也和師尊他們過年吧。”
朱元璋霎時呆住了,一股子難以言明的情感涌入鼻頭住。
他埋頭繼續添個餃子在嘴巴里:“唔,他娘的,醋味太大,酸!”
老爺子眼眶有些濕潤,擦了擦渾濁的雙目。(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