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蹲炮要掛在船首、船尾以及側舷,按照寶船的上下五層需求,最少需要三十門虎蹲炮坐鎮大明寶船。
地方是是不允許建造火器的,大明所有火器都出自應天工部的軍器鋪,是機密中的機密。
虎蹲炮對木材的要求極高,福建、廣東找不到什么橡木,而更優質的鐵梨木被砍伐殆盡,至于杉木這種木料,在高熱度發射火炮的同時,極有可能讓這種木材炸膛。
也索性大明打下了交趾,這一片雨林地帶,木材發達,可以滿足明廷火器對鐵梨木的需求。
遠在交趾。
解縉早就收到工部的調令,一批批被砍伐完畢的鐵梨木早已裝車,今日便從交趾出發。
“咳咳咳!”
一陣咳嗽聲,在押送鐵梨木的軍兵隊伍中傳出。
“老馬,你這咳嗽一天了,要不要到了云南驛站,找個郎中看看?”
那叫老馬的老兵無力的擺手:“不用,一點風寒而已。”
“啥時候開始咳嗽的?”
“就今個兒,身子又是燥熱又是寒冷,想來是感染了風寒,小病而已,不必大驚小怪,咱趕緊跟上隊伍,早點將木材送去工部。”
“好!”
春日是愜意的,是休閑放松的日子。
步入二月之后,真正到了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季節。
應天城是六朝古都,環境優雅,美不勝收。
通淮門外,放目望去,一片綠意盎然的稻田。
城門外,一老一少緩緩踱步走著。
“爺爺,你說要出來看看,看啥啊?要來城外看。”
朱元璋瞇著眼,迎著暖陽、微風和淺草,抬頭朝前方看去,他伸出蒼老的手指著,道:“看看他們。”
他們,自然指的是莊稼漢。
朱雄英有些不解,老爺子是關注農時不假,可現在稻田的稻子已經種了下去,田埂上已經很鮮有老農奔波了。
朱元璋笑著道:“知道為什么今年稻子種的這么快么?”
“因為你的代耕架,呵呵。”
說到代耕架的時候,朱元璋有些得意,“你這看似不起眼的發明,在工部和戶部推廣到全國之后,立刻引起軒然大波,百姓的耕種效率更快咯,所以今年的農耕才能這么快結束。”
頓了頓,朱元璋微笑道:“不過咱不是帶你看這玩意兒的,咱帶你看看大明的稅收!”
去年的小冰期,導致秋收困難,田稅自然交不上去,要等到今年才補交。
而今各地方官府,已經開始在組織收繳稅務的工作。
老爺子今天心情不錯,或許因為去年遲遲未收的稅收終于要落實到國庫,國庫豐盈,就能做很多事,老爺子心情自然不錯。
朱雄英點點頭,給朱元璋打開了茶杯蓋,讓老爺子喝口茶,便陪著他朝郊外村頭走去。
朱元璋笑著對朱雄英道:“每年京畿的稅收都是咱引以為傲的事,這里總能按時按量的將田稅收上來。”
正說話間,朱雄英和朱元璋來到城郊一處村頭。
這里圍著許多老百姓,還有身穿皂衣、頭戴黑高冠、冠插紅羽毛的官府小吏。
老爺子對朱雄英道:“這是官府來收田稅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