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祖陷入了無窮的沉默。
臉上依舊帶著濃烈的震驚。
即便他之前有考慮到這種情況,可現在真真切切聽到,還是有些不真實。
他想到了皇宮雨幕下的那一幕。
原來當初看到的那個背影,真的是老爺子!
原來當初,真的是朱公子打傘送老爺子。
可怕,可怕!!
兩人都身處震撼之中。
……
另一邊。
夕陽西下,朱雄英陪著朱元璋走在羊腸小道。
夕陽余暉下,也爺孫身影拉的很長。
身后,無限江山!
入城之后,朱元璋和朱雄英分別。
等朱元璋回到謹身殿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鄭和早早將茶水給朱元璋準備好,不涼不熱,恰到好處。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呷口茶,似乎想到什么,對鄭和道:“你去一趟后宮,將寧王叫來。”
“遵旨!”
沒多時,寧王便焦急走來。
“兒臣參見父皇。”
朱元璋擺擺手,道:“不要見外了。”
“咋要沒記錯,你后天就要離京去大寧都司了吧?”
寧王點頭:“勞煩父皇掛念,兒臣確實后天遠赴大寧,兒子祝爹日后平平安安的。”
朱元璋嗯了一聲,看著寧王,意味深長的道:“大寧的地理有些特殊,該提醒的,咱都提醒過你了。”
寧王急急抱拳:“父皇放心,兒臣永遠謹記父皇的圣言,兒臣也知道在大寧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朱元璋哦了一聲:“大寧是隘口,別給咱丟臉,你長大了,也學了一身本事,該是打仗報國鎮守咱老朱家江山的時候了。”
“咱老朱家所有子嗣都一直對外。”
“咱現在和你父子相臣,但咱是大明的君,未來咱大明還有君,你是臣,是臣就該本分,不要摻雜亂七八糟的事。”
“你信咱的,不管咱是活著還是死了,你只要安安穩穩的守著北疆,你寧王這一脈永遠都會榮華富貴。”
“你母親是個側妃,要不是當初標兒和咱提過你母親,興許現在還不會有你寧王一脈。好好珍惜著,為你母親也好,為咱大兒子也好,為未來君上也好。”
“咱今的這些話,你刻在腦子里。”
“咱這么說,你明白了么?”
寧王忙是道:“兒臣都懂!兒臣永遠感激大哥。”
朱元璋嗯了一聲,揮手道:“下去吧。”
“是!”
想了想,朱元璋又叫住寧王:“你和咱大孫,明天去道個別,后天咱會讓禮部送你去就藩。”
寧王忙不迭回道:“兒臣遵旨!”
等寧王離去,朱元璋憂心忡忡的嘆口氣:“希望這小子,不要有什么野心。”
“這一群兒子,沒有一個令咱這個做爹的省心的。”
現在大明四海靖平,對皇權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