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手握重兵的邊疆塞王,以后都會是咱大孫子的威脅。
誰讓他太年輕,經歷太少呢,反觀這些藩王,哪個不是馳騁疆場,殺伐果斷的梟雄。
有時候兒子太優秀了,也是一種煩惱。
當初分封塞王之時,北元依舊是大明最強大的敵人,而現在大元和大明攻守易處之后。老爺子自然也察覺,他封的這些藩王們,其實也是潛在的威脅。
這些年朱元璋一直在做功課,甚至連年下詔,無論是塞王還是內王,都只有軍權,沒有對地方的治權。他們只有軍隊,而財富和人口依舊在朝廷的掌握之中。
可現在,老爺子突然有發現,當藩王掌握兵權之后,似乎對朱雄英和朱標威脅更大了!
但兵權朱元璋也不能收回來,這樣就等同于無故的打壓立下功勞的兒子們,這也是朱元璋不樂意見到的事。
怎么都是矛盾,即便是一代雄主朱元璋,在這個問題上,也繞不開歷史的桎梏。
他心不在焉的翻著奏疏。
隨意的瞥了一封禮部奏疏,老爺子突然眉開眼笑起來,顯得心情極好。這是禮部遞呈上來的一封國書:
“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圣德寬大,超越萬古……臣無以報恩德,惟仰天祝頌圣壽福祿,如天地遠大,永樂無極。”
“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圣德寬大,超越萬古……臣無以報恩德,惟仰天祝頌圣壽福祿,如天地遠大,永樂無極。今遣使迭力必失,向皇明圣君奉馬三百匹,永世修好!”
這是一封來自帖木兒汗國的國書。
帖木兒汗國對大明上貢稱臣,這無疑又讓老爺子在青史上添上一筆功勛!
大明的現在軍事防御重點,依舊在北疆,瓦剌和韃靼部距明廷實在太近,迫使朱元璋不得不重視這兩個北元強大的部落。
至于逃竄到歐洲大陸的蒙古人建立的帖木兒汗國,因為距大明太過遙遠,所以明廷一直不甚重視。
不過他們能對大明稱臣,朱元璋還是打心底開心。
這是一筆偌大的功勛,找時間要和大孫好好吹噓一下!
老爺子有些膨脹的笑了。
實際朱元璋還不知道,這將會是一場世紀會面,也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四個帝國中兩大帝國的第一次會面!
……
與此同時。
朱雄英此時也回到府邸的書房。
書房內搖曳著火光。
朱雄英在看鐵鉉遞過來的文書。
隔三差五,解縉就會遞過來許多文書,事無巨細的都會傳到鐵鉉那里。
鐵鉉分門別類之后,再將文書編纂后交給朱懷。
交趾那邊已經開始恢復農業生產,紅薯的種植已經率先普及下去,布政司也開始親自下陣勸課農桑,一切都有條不紊的推進。
不過解縉,還是隱晦的提出了交趾缺錢的近況。
生產建設需要錢,官員俸祿需要錢,軍費開始和籌建,都需要錢。
交趾的底子薄,朱懷也清楚。
等朱雄英,細心看完文書之后已經到了深夜。
翌日一早。
朱雄英便早早起床,他先央人去找鐵鉉,隨后便自顧自沿著秦淮河跑了一圈。
今天,朱雄英沒有在外面吃飯。
回到府邸的院落,鐵鉉已經在等著。
朱雄英讓下人上了早餐。
四枚茶葉蛋,兩碗清火粥,以及六個菜包。
朱雄英讓鐵鉉坐下,笑著道:“鼎石,都是簡單的早餐,我就不將你當外人了,咱邊吃邊說。”
鐵鉉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