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來自云貴的奏疏,云貴的瘧疾基本轉好,萬民對皇帝表示感謝,祈求知道拯救他們的‘神醫’是誰。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看著朱雄英:“都是百姓感謝你的。”
朱雄英笑著點頭道:“嗯。”
朱元璋輕輕將奏疏放在一旁,看著朱雄英道:“咱上次就和你說了,要么就將你那金雞啥樹的告訴百姓,以后若有瘧疾,他們自己就能治理,可以省掉許多煩心事,可你就是不肯,還特地叮囑解大紳不可將此樹告知與人,違者殺。”
“咱就想不明白了,這明明是對老百姓天大的好事,為啥呀?為啥不能告訴他們?”
朱雄英知道老人最憂心的就是百姓,他看著朱元璋道:“爺爺,當時我說朝廷開彩票啥的事,你不同意,為啥?”
朱元璋瞪著眼:“人心驅利,咱都控制不住人心,你指望什么控制萬民之心?”
朱雄英笑笑:“道理一樣的,當時還是您教會了我這個道理。”
“我們控制不住人心,朝廷也沒這個能力。”
“如果百姓們知道金雞納樹能治瘧疾,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占城國也是多發瘧疾的國jia,他們也需要這種樹。”
“那么交趾的百姓,云貴的百姓知道這東西能賣錢,最后金雞納樹只會越來越少,等到將這種樹砍伐快要絕種的時候,再爆發瘧疾該怎么辦?”
“有些事短期是惠民之舉,可也不能小看萬民驅利的心。”
“那時候朝廷面對瘧疾束手無策,百姓怨誰?”
“咱朝廷關心百姓,也要考慮深遠呀,一味的對百姓好,過多的溺愛,只會釀就大禍!”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著朱雄英:“咱一輩子還沒人敢這么教育咱,你小子,教育老頭子來啦?還把咱教訓你的話原封不動的還回來?”
朱雄英道:“錯了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巴,破口罵道:“小兔崽子!嘴里都是道理!”
朱雄英笑笑,和老爺子扯了一會嘴皮,繼續開始批奏疏。
批奏疏是枯燥乏味的,治理家國沒有那么多打打殺殺的大事,多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更多的都是關乎錢財的事。
朱雄英知道朝廷不富裕,雖然驛站賺了錢,但老爺子將大部分收入,都放在修路和軍費開支上,真正結余下來的沒有多少。
披著披著,朱雄英再次踟躇起來,眉宇緩緩緊蹙。
朱元璋百無聊賴的道:“咋又停啦?懶驢上磨了呀你!合著就開始一會兒新鮮勁呀?這批奏疏就是這么無聊的,以后你要天天經歷的。”
朱雄英沒在乎老爺子的言外之意,回頭定定的看著朱元璋,冷不丁的道:“有倭寇洗劫了嘉興沿海一戶村莊,死傷三十六名海民。”
老爺子剛才還含著笑,這會兒臉上已經陰云密布!
時下是三月,海上刮西風,有利于倭寇行船。
大明每年的春三四月是防倭的汛期。
當朱雄英看到這封來自嘉興海鹽知縣的奏文之后,朱懷面色無比陰沉。
無論處于什么目的,他都憎恨倭人,厭惡倭人。
他在后世是身在和平年代下,可他不敢忘記先人受過的苦難。
他無法接受倭人,無論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看到這群矮子的臉,聽到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朱雄英心中的火苗就在燃燒。
他沒有權力替先輩,替幾十萬國人去原諒那一段殘忍的歷史!
他沒資格!
從師尊聽到這事兒后,那為何不讓他們感受一下我漢人祖先受過的苦厄!
讓他們知道,當被活埋,當被活ti實驗,當被奸殺等等,是什么樣子的滋味!
老爺子臉色也在陰沉,但他一定沒朱雄英想的多,沒朱雄英知道的多。
如果老爺子知道,咱漢人因為這群矮子,受過一段多么艱苦的歲月,他想,老爺子也會暴跳如雷!
“混賬!”
朱元璋冷聲道:“小小的東海倭夷,咱皇帝下過三次國書,他們居然屢教不改,真當咱抽不出手收拾他們?”
“你批呀!手軟個啥?調東南海軍請君入甕,狠狠的殺呀!”
朱元璋有些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