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很嚴重,解縉不管怎么發展交趾都行,要錢我給他錢,要人我給他人,我從不敢虧待他一點,我知道那邊不容易,他背負的很多。”
“可思想不能出錯了!”
“這是原則。”
“每個人科考,都要經過三次小考,三次大考,每三年才產生一百多名進士,大明的官,來之不易,他解縉是天才,考試好考,可天下更多的都是平庸之輩,他們窮盡半生或許才能中個進士。”
“你聽聽解大紳,提出來的是什么建議?他就是想取巧,您老不是說過么?治國不能取巧,道理放在交趾也是一樣的。”
“大明路子走的正,下面的官員思想也得正,出了這些歪腦筋,就說明他在下面學滑了!”
“這是大事,不是孫兒要求嚴格,長此以往下去,對他自己有害無利!”
朱元璋帶著欣賞的目光,看著朱雄英:“說的是!說的對!”
“咱不替他們說話了,你自己抉擇吧。”
老爺子越來越欣慰,越來越開心,咂摸咂摸嘴巴,繼續優哉游哉的吃晚飯。
鐵鉉站在旁邊,一言不敢發。
“我一會兒將公子的話,原封不動的給解大紳送過去。”
朱雄英看鐵鉉一臉委屈的樣子,心下一軟:“成了,坐下吃飯吧。”
“你們是我的左膀右臂,我不想你們百年之后落下被人撮脊梁骨的境地。”
鐵鉉吸了吸鼻子,有些感動:“公子的用意,鼎石明白,鼎石已然知錯,斷不敢怨恨公子半分。”
交趾的治理,一點都馬虎不得。
老爺子將交趾交給自己,雖然朱雄英人不在交趾,但他肩上扛的擔子一點不比解縉小。
他需要把控住交趾的所有發展大方向,盡可能的讓交趾,走在一條健康向上的康莊大道上。
除此之外,還需要給交趾籌錢以及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些日子,幾乎每天都能收到交趾的文書,朱雄英也不斷的研究著交趾下半年商業發展路線。
今天傍晚聽到鐵鉉說的話,朱雄英真是動怒了。
等鐵鉉走后,朱雄英還拉著臉。
老爺子見朱雄英這模樣,笑著道:“好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就行了。”
“你要實在不滿意,咱將解縉調回來,換鐵鉉過去。”
朱雄英趕緊搖頭:“那可不行!”
老爺子瞇著眼笑道:“你看,你罵解大紳那么厲害,心里不還是心疼他的么?剛才訓斥的那番話,是說給咱聽的對吧?”
朱雄英尷尬的道:“為啥什么都瞞不過您老人家啊。”
朱元璋嗤笑道:“小兔崽子!其實你打心底還是護著解縉的。”
朱雄英嘆口氣:“老啊,畢竟解大紳真的是犯了錯。”
朱元璋嗯了一聲,“但不可否認,解縉是個有能力的人,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交趾已經改頭換面,而且已經和占城國達成糧食貿易往來。”
“嘖,那小子真是個人才,居然還知道什么招攬民間建筑承包商,還收取什么保證金。”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