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朱元璋聚精會神批著奏疏的時候,鄭和悄無聲息走來,給朱元璋泡好濃茶,小心翼翼放在案牘上。
朱元璋似乎隨手端過來,大口飲了茶水。
鄭和是個細心的人,泡過來的茶總是恰到好處,不熱不涼。
不知何時起,朱元璋似乎也對這個小太監用的順手起來。“等等。”
見鄭和要走,朱元璋叫住了他。
鄭和忙不迭站在朱元璋身旁:“皇爺。”
朱元璋放下手中筆墨,也沒有回頭,自顧自道:“之前伺候咱大孫的時候,他就叨叨著讓你出海。”
“不久前兵部出海,死了個員外郎,海上兇險無比,你愿意去嗎?”
鄭和一愣,隨即趕緊走到朱元璋身前,跪趴在地上,道:“回皇爺,奴婢愿意!”
朱元璋道:“此次出海是揚我大明國威,兵部已經丟過一次臉了,你呢?有信心嗎?”
鄭和深吸一口氣,道:“小爺和奴婢說過,說男人活在世上,總要做出一兩件有出息的事,說要給后世子孫留下點什么東西。”
“奴婢沒有這么大的志向,奴婢只想他日回云南老家,能讓奴婢爺爺看的起。”
朱元璋愣了愣,隨即灑然一笑:“你家小爺還真會說話!”
“咱大孫子說的不錯,男人活在世上,總該要做出一番事業,有些人有機會,有些人沒有機會。”
“呵!你雖沒了卵子,但也算是個漢子,孝敬自家爺爺是沒錯。”
想了想,朱元璋又問鄭和道:“武英殿的設宴禮儀都準備好了么?”
鄭和忙道:“回皇爺,全部都布置完畢了,東宮那邊今個兒奴婢也去通知了。”
朱元璋點點頭:“成,海上船只不能缺人。”
頓了頓,朱元璋高聲喝道:“鄭和!”
鄭和急忙再次跪倒在地:“奴婢在!”
朱元璋道:“咱命你為巡洋大使,代表咱大明,巡西洋諸夷之海域,揚我大明之國威!”
鄭和激動的道:“奴婢遵旨!奴婢保證完成皇爺的交待!”
“起來。”
朱元璋面無表情的道:“海上不可一日無人,唔,明日一早你去找你家爺一趟吧,明日中午,從應天港口出發,直接趕上大明寶船隊伍,接替兵部員外郎方齊出海!”
鄭和眼瞼微微有些垂下。
其實他想看到自家爺入宮的那一刻。
他想看到自家爺在人前風光那一刻。
他想看到自家爺受萬人頂禮膜拜的榮耀一刻。
不過他也只能想想。
“奴婢遵旨!”
朱元璋嗯了一聲,道:“你下去吧,想來你家爺還會叮囑你一些什么,去吧。”
鄭和點頭:“奴婢遵旨!”
鄭和出了謹身殿,抬頭看著西方的落霞,無限欷歔。
他先回到自己的寢殿。
幾名太監忙是圍過來:“干爹,這是做什么去?”
鄭和道:“咱家要出海了。皇爺命咱家為巡洋使。”
幾名小太監面色一喜,忙不迭道:“恭喜干爹!干爹榮升,今晚喝點?”
鄭和搖頭:“沒空!咱家要出宮一趟,咱家收的一些珠寶美玉,都拿過來。”
“是,干爹!”
鄭和在這宮內,也受到不少人的孝敬,不過都是一些小玩意兒,總共加起來怕也不值一百兩。
后宮的太監沒人敢太過于貪腐,朱元璋討厭太監,動輒鞭打,重則砍頭,明初的太監不好當,一不留神就有性命危險。
到中期之后,太監的日子才活的滋潤點。
鄭和小心翼翼將自己這些日子存下來的金銀財寶裝在盒子內,換了一身衣衫,便出宮了。
兵部,某值廬內,入夜,燈火依舊通透。
有官吏正在燈光下,聚精會神的寫著什么,細細望去,竟是交趾布政司押解的稅銀路線圖。
他將路線圖全部謄抄完畢之后,便下值了。
來到名為萬花樓的妓院之后,悄無聲息的將手中的路線圖交給一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