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些欣慰,“十三萬兩白銀啊,又能給朝廷解決燃眉之急了。小子,做的不錯。”
朱雄英搖頭:“呵呵。老爺子。這筆白銀不過戶部。”
“啊?”朱元璋狐疑的道,“為啥?”
朱雄英道:“因為這是我的錢呀,當時是我自己出錢借調給交趾的,收了賦稅,交趾那邊自然,要還給我本錢和利息略。”
朱元璋,“……”
老爺子有些無語的,抽了抽嘴角。
不過很快就釋然,“中!是你的就是你的吧。”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巴,繼續道:“當初你讓鐵鉉問他戶部要錢,戶部不撥款,恐怕現在度支司的了。”
朱雄英莞爾笑了笑,道:“交趾下半年的財政賦稅,恐怕要更多。”
朱元璋點頭:“你辦事,咱放心。”
老爺子看著朱雄英,柔聲問道:“治理交趾有一段時間了,感覺怎么樣?”
“很不錯。”
這是朱雄英最真實的想法。交趾那邊知沙事都會送過來,讓朱雄英了解。
遠在千里之外。
朱雄英要對那邊的情況了如指掌。
有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解縉還是會送過來給朱雄英看。
因為朱雄英,不能親自站在交趾去窺探交趾全貌。所以很多事只能以小見大。許多東西也要防范于未然。
這就要求那邊的太小事,朱雄英都得知道,都得閱覽一遍。
朱元璋剝了一些蓮蓬子,遞給朱懷,“傻小子,你這剝要到啥時候?蓮蓬不是這么剝的,你吃咱的。”
朱雄英赧然。
“謝謝老爺子。”
朱元璋道,“你現在還只是扛著交趾一個承宣布政使司,太明還有十四個,以及直隸應天府。”
“累、難,可又能有什么辦法?以后還有更累更難的事。”
老爺子笑了笑繼續道,“雖說現在大明國奉民安,可還是遠遠到不了盛世的光陰,京畿、湖廣等地的發展都不錯,云貴關中,河內,“‘家’的百姓依舊有一部分窮困潦倒,若真想讓百姓學會過好日子,就得想辦法將財富均分給百姓,藏富于民。”
老爺子的執政理念自然沒得說,依舊一心為民。
不過朱雄英不太認同。
兩宋也在藏富于民,民聞富足的比朝廷還要有錢,可最后朝廷在宏觀調控財富的時候,卻顧此失彼,最終導致兩宋尾大不掉。
朱雄英知道,老爺子心疼百姓。
但這種事就和教育孩子一樣,一味的溺愛孩子,只會讓這個家庭,漸漸陷入囹圄之中。
“禮部尚書李原,給你看了《祖訓錄》了么。”
老爺子轉開話題。
實際爺孫二人,如果沒有特定目的的聊天,總會隨意切換。
天南海北,家國民生,禮法規矩,無所不談。
朱雄英道:“《皇明祖訓》我看了。”
朱元璋道,“好,怎么樣?”
老爺子的意思是,朱雄英看完了沒。
不過朱雄英,卻會錯了意。
他道:“其實《皇明祖訓》,有很多掣肘。”
“嗯?”
這是他于洪武三年,找了以宋濂為首的大儒,親自修訂的祖訓能有什么掣肘?
朱雄英想了一會兒,才對朱元璋道:“老爺子剛才說,要學會藏富于民。”
“如果這個執政理念真的實現了,可朝廷卻不富裕。”
“明祖訓里面規定,后世子孫要按照皇明祖訓的規矩辦事,就是給皇帝規定了框架。”
“朝后推百年看去,隨著國朝的發展。現在許多政策還能適應,后代飛速發展的時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