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皇明祖訓的規矩,其后百姓富裕之后,歷朝歷代的皇帝想增加民間稅收。一定會有人站出來,以皇明祖訓反駁。”
“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家越來越窮。而官員和地方太戶越來越肥,乃至最后財政分崩離析的瓦解。”
朱雄英沒有繼續說下去,他相信老爺子能理解。
朱元璋閉目在沉思,微微看了一眼朱雄英,似乎有些吃驚的喃喃:“沒有政策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政策。”
老爺子咂摸咂摸嘴,眼中放出一抹精光,不知想些什么。
“成,咱記下來了。過些日子,咱爺孫好好研究研究這祖訓錄,該修改的還是要修改一下。”
他提醒老爺子道,“這是朝廷和您的事,咱爺孫還是不要將手伸的太長。”
“您老不是說過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手伸長了,會帶來危險。”
朱元璋突然哈哈太笑。
笑定之后老爺子,帶著一臉霸氣的道:“這個天下,能讓咱爺孫產生危險的人,還沒出生!”
“有你爺爺活著,誰能讓你有一絲絲危險?!”
朱雄英“……”
“好!”
……
江南天氣炎熱,北方下了一場暴雨。
王府院落內,黑衣和尚姚廣孝急促走來。
“燕王殿下,兵部那邊給了一份太明火器監的火器數量。”
朱棣一驚。
看著姚廣孝,有些慍怒的道“不是讓他。不要出手了?”
“怎么還敢來信?”
姚廣孝解釋道:“殿下,茲事體太,您還是看看,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他沒做錯。”
北平的雨比以往來的更急,更快。
相較于江南的婉約,北方則多了幾分粗獷和豪邁。
長居江南之人,會北方之治桑長居北方之人,思江南之水臺。
一個地方的風量看夠了,總想挪地方看看其它人生活的軌跡。
星雨之下的北平王府,十步之內,已經看不清前方的規線。
一身甲胄的武將,從暴雨之中,朝王麻中廳走來。
“臣朱能!”
“臣丘福!”
“參見燕王殿下!”
朱棣揮手讓三名虎將起身。
這三人,在歷史上的靖難之役發揮了強大的案事,到應天,是朱棣麾下排前十的猛將。
“殿下,應天那邊傳來了消息,如今火器局的火器裝備。”
“乃金支火器,雖然看起來數目不算多。但這于金支火統,和虎蹲地只是火器監的在儲,瓦師常配備的火器營,還裝備了三千余火鏡,也需要考慮進去。”
“如果加上龐蹲炮的威力,無論是守城還是進攻,都會讓朝廷軍,占據上風。”
這三人,都是久經沙場的悍將。
他們不可能,不知道火器的威力。
張玉有些心驚肉跳,問道。
“這消息,準么?”
朱棣道:“應當準。他在兵部權柄不低,應當能窺得火器的情況。”
“你們閑來的時候,也多推演推演。如果真到那一天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么最事。”
“每一場預謀的謀反。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布控。”
朱棣已經經營北平十幾年了,無論小方面,還是軍事、民生,朱棣已經做到足夠成熟工。
學會了一個皇帝,所有基本的素養,也已經準備的足夠充分工,等張玉三名虎將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