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間,鮮血汨汨!
太監甚至不知發生什么事了只能匍匐在地不斷磕頭求饒。
朱雄英也不知道老人,這無名之火哪里來的,最后想想,或許是因為湯和的緣故,老人今天心情低落,只能以此放建發泄!
朱元璋是暴虐的,這一點不容置疑,老爺子也不喜歡太監,動不動就會對太監打盟處殺。
雖然在朱雄英面前,他是慈樣的老人,但這皇宮之內的天下,沒有人不畏懼朱元璋。
因為一個不留神,就會被皇帝遷怒。
朱元璋破口大罵:“現在長記性了嗎?”
他一指朱雄英,厲聲道:“狗東西,你踏馬的,老二來的時候。你知道把椅子搬到咱旁邊。”
“咱親大孫子來了,你放在客位,你是將咱大孫子當成臣了,對不?”
朱雄英一愣。
這才赫然發現,老人為何突然發這么大的火。
原來老爺子,是認為這些太監在欺辱自己,在無視自己。
所以他發怒了!
老人越想越氣,于是就有了剛才這一幕。
朱雄英想明白后,開始勸慰道:“皇爺爺算啦,我也沒感覺什么不適。”
朱元璋哼道:“你心寬,咱不行!咱打這群沒卵子的狗東西,平常打聽宮里的事一個比一個精明,咱大孫子重回皇宮,他們就裝聾裝瞎了。”
朱雄英有些哭笑不得,老爺子嫉惡如仇,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老人還是感覺他們不重視朱雄英。
兩名太監,忙不迭點頭。
趕忙起身,將椅子搬到龍位旁邊。
然后又小心翼翼的,擦拭著謹身殿上的汨汨鮮血。
朱雄英心里微微感慨,在明初的皇上旁邊做太監,真是一項危險工作,哪里能想后世皇宮那樣,太監權柄大的滔天。
經過這么個小插曲,朱元璋重新在龍位坐定。
朱雄英也坐在了老人身旁。
朱元璋看了朱雄英一眼,道:“這些日子,咱都讓你妊好的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可是時間不等人,尤其咱今天看到湯和那樣子。”
“大孫,你還是要盡快的扛起來。咱老了,指不定哪天….”
“好了,不說晦氣話。”
朱元璋擺擺手,道:“這幾封奏疏,都是從湖廣、河南以及直隸徽州府發來的,準河西岸的水災,越來越嚴重,黃河的水位也上漲。”
“這就導致山東、河南、陜西三省的災情也在急劇蒙升,這幾分奏疏是從山東、陜西發來的。”
“你看看,該怎么批!”
朱雄英看了一下,心中有了打算。
不過盡管以前,朱雄英批了很多奏疏,但都是定點批回,如今要統籌大明十幾個布政司的籠統情況,要通盤考慮這個國家的政事,這對朱雄英來說是個新的考驗。
怎么調配物資,在有限的財政下,讓大明受災的布政司都得以緩解,這很難。
朱雄英有些躊躇,說實話,猛地面對這么多地方的災難,朱雄英真的有些無力感。
直接愣在那里,不知從何說起。
朱元璋笑了一下:“不著急,咱第一次看到大明這樣的情況,也手足無措,沒有經驗。”
“沒關系,都慢慢學。”
朱雄英點頭,有些認真的聆昕著屬于朱元璋的帝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