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
等叢皇宮走出來,陰沉的天空雨滴漸漸落太。
“大孫,傘拿著。”
不知何時,朱元璋已經拿著一把傘走了出來。
朱雄英笑了笑,對老爺子道:“您老也注意身子,奏疏慢慢批,治大國如烹小鮮,攪則魚碎。”
朱元璋愣了愣灑然一笑,道,“劉三吾批的這份道德經疏,咱開始還沒覺得什么,現在說出來,還他娘真有道理!咱有空要多學學。”
朱雄英沖著朱元璋笑道:“那皇爺爺,我去刑部了。”
朱元璋點頭,“嗯,去吧,嘉興、海鹽知縣都是老狐貍,刑部那邊做了很多工作,都沒撬開嘴,你也不必費心。一朝一夕撬不出來,就慢慢撬。”
朱雄英點點頭,隨后撐傘走在皇高空曠的道路上。
快進入夏七月,涼意嗖嗖。
原來快要入秋了,時間真不經過啊!
難怪老爺子會如此感慨。
朱雄英深吸口氣。
沒有過多的感慨,徑直出洪武門,來到皇城。
皇城很是空曠,六部衙門的大門都在太開,朱雄英每越過一處衙署的大門前,都能看到衙門內,這些都代表大明這個國家機器,正在高速運轉。
沒多時,朱雄英抵達刑部。
刑部守衛士兵,見到朱雄英,有些狐疑,道:“您是。”
朱雄英道,“去將楊靖叫來。”
他也沒和守衛過多廢話,甚至介紹自己。
沒必要。
沒多時,刑部尚書楊靖急促走來,見到朱雄英,忙彎腰行禮道:“臣,刑部尚書楊靖,參見皇孫殿下!”
衙署內的守衛,這才赫然失色,原來這年輕人居然是大明皇孫殿下。
難怪方才周身,無不透露著幾分身居高位的淡然和貴氣。
一趟衙門拜訪。
自然會讓衙門內的人,皆都認識朱雄英的身份。
只要有任何一人知道朱雄英的身份,傳言就會紛紛流傳開來。
底層官吏的話語流通性很高,因為整日無所事事,自會將且光放在獵奇上,一傳十,十傳百。
如此之下,自然整個衙門都會認識朱雄英。
就如宮內的那幾名太監樣,經過朱元璋那么一頓抽打,下一次朱雄英再入皇宮,恐怕整個前朝的太監,都會知曉朱雄英是誰!
刑部這里的道理,也是一樣。
所以身居高位的人,不必見到誰都嚷嚷著表明自己身份的尊貴,這是屬于暴發戶該有的嘴臉。
而不應該體現在朱雄英,這樣的皇室頂級權貴身上。
朱雄英看著楊靖,笑了笑,道:“楊大人,又見面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