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城墻是實扛實的要負責防御,要經過戰火洗禮,沒有人敢在北疆工事上做手腳。
所以,
需要耗費的材料,都是最好的,最貴的!
可問題是,朝廷現在缺錢。
郵騷站的錢財,大部分都放在修建內陸道路。
疏通運河、制造軍費等各項開支上,結余下來的不多。
朝廷的稅銀,
因去年的雪災,又加之今年夏六月的水災,更大部分又放在民生建設上去。
迫不得已之下,朱元璋只能暫時先擱置北疆的長城工事。
朱雄英蹙眉思考。
缺錢,一直是明朝主旋律,朱元璋一方面不肯提高農業稅收,又一方面又不肯開辟商業稅收。
皇明祖訓定下來之后,
一直延續下去,又加上累年激增的皇家的宗室,朝廷財政到后期,會越來越嚴重。
到嘉靖時期,
嘉靖皇帝都不得不讓嚴嵩,偷偷和西洋人做起絲綢生意,以增加財政。
朱元璋定的家法,就當下而言,已經開始弊端初現,可老爺子依舊固執己見。
農稅是一定提高不上去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商稅上動手腳。
無論如何。
在老爺子賓天之前,一定要完成商業改革,若是不然,等哪一天朱雄英真的執政了,無數文官拿著朱元璋的家法壓朱雄英,從而限制商業、海禁。
恐怕那時候,朱雄英都沒能力對抗天意。
朱元璋繼續漫不經心的道:“甘肅到瓜州一代,時常有馬匪在官道上劫持糧草。”
“哎。”
老爺子又是嘆口氣:“這批可恨的馬匪,追吧,追不上,等吧,又耗費時間和精力。”
瓜州到肅州一帶,大部分都十分荒涼,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正是馬匪劫道的絕佳地方。
朝廷要是派遣太多的兵力,無疑會增加運輸人本和人力成本,可兵力少了,又保不住許多糧食。
更關鍵的。
到開中法,被老爺子按掉之后,山西一帶的晉商,已經膽大包天的組織百姓少種良田。
許多糧食要從湖廣,河南運輸過去,更是加重了運輸成本和沿途損耗。
路途越長,被克扣的幾率就越大。
大明地方官,老爺子都管不住他們的貪腐。
困擾著國朝數千年的問題,無論哪一個朝代,都沒辦法完全杜絕。
他現在想了想,問朱元璋道:“如果在瓜、沙,肅代擇有利之地,引黃河水灌溉,可否開一些農田出來?”
“許多地方,可以招募一部分流民過去,就地種植,搭建村落。”
“因地處偏僻,亦可設軍堡,一方面保證沿途運輸,另一方面震懾沿途馬匪。”
朱元璋閉目沉思一會兒,微微睜開眼,道:“這事,倒是有可行的機會,趕明咱問問六部。”
朱雄英嗯了一聲。
“對了,皇爺爺。”
朱元璋狐疑道:“咋了?”
朱雄英道:“錦衣衛指揮僉事何廣義,查出劫持稅銀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