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兩名主管向院內走去,側頭問道:
“加曼先生,能否在短時間內提高產量?比如……每天十支?”
這位路易十六的制鎖老師,也是目前軍械廠的技術主管立刻搖頭道:
“殿下,您看,陛下到這一個月來幾乎沒怎么休息,才勉強讓四名工匠掌握了火帽槍的制造工藝。哦,這其中還包括我。”
他可是當場參與了火帽槍的研發的,無需進行培訓。
“現在我們四人還要教授徒弟,每天忙到深夜,才能趕出一支火槍來。”
他還沒說,火帽槍用的槍管是直接從沙勒維爾定制的粗坯,否則一天連一支都無法完成。
約瑟夫再次皺眉,有些詫異道:
“為什么不讓其他工匠們都參與制造,你們四位在一旁對他們進行監督指導?”
要知道,路易十六可是給他的軍械廠從其他地方挖了16名高級制槍匠,中低級工匠更是多達50名。這些人要是都動起來的話,產能絕不至于這么凄慘。
加曼為難道:“殿下,火帽槍的工藝和燧發槍差異很大,尤其是槍膛和槍機部分。必須掌握每一步工序,再反復練習,才能制出合格的槍來。”
約瑟夫立刻發現了他話里的邏輯問題:“也就是說,除了槍膛和槍機部分,其他和燧發槍差不多了?”
“呃,確實如此。”
“那就由你們四人負責制作槍膛和槍機。其他人制作別的部分。然后再進行組裝。這不就能大幅提高速度了嗎?”
“殿下,這恐怕不太可能。”沒等加曼說什么,他旁邊留著褐色卷發的小個子中年人便接道,“每一位工匠的技術習慣和特點大不相同,只有自己制作的部件才能保證完美地組裝在一起。”
加曼立刻點頭補充:
“馬丁尼爾先生說得沒錯。就算是工匠們的徒弟,也很難保證能和師父造出的東西一模一樣。”
約瑟夫不禁扶額,自己倒是忘了,現在還是手工業時代,根本沒有標準件生產這么一說。直到19世紀初,標準件的概念才開始出現,等在生產中實際應用,又得20年后……
至于需要以標準件作為前置技術的流水線生產模式,那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他嘆了口氣,看向面前的經理和技術主管:
“那么,我們就試著改變這種狀態吧。有一種生產方式,叫做零件標準化。”
兩名主管對視一眼,皆是面露不解:“零件標準化?”
“沒錯。”約瑟夫點頭道,“簡單說來,就是同樣的槍械,由不同的工匠生產時,必須嚴格遵守事先執行的零部件標準。
“從形狀、用料、尺寸等各方面,都不能超過公差范圍。哦,什么是公差我等會為你們解釋。
“從而保證,不論是誰制造的零件,都能隨意地相互替換。”
“這,這怎么可能?!”加曼和馬丁尼爾異口同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