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憶著之前學過的18世紀化學知識,如今的二氧化碳好像叫作碳酸,于是改道:“那么碳酸就可以寫成這樣。”
他隨即寫下一個“2”來,并在字母間添了些符號,變為“c+2o=2”。
拉瓦錫在一旁頓時瞪大了眼睛:“您、您這種書寫反應過程的方式……的確非常清晰簡潔!”
他又瞥了眼旁邊的文稿上自己寫的“巫師符咒”,難掩激動道:“我敢說,按您的寫法教學生,他們每節課所花費的時間將減少一半!”
約瑟夫補充道:“我們可以用各元素的拉丁語單詞的頭一個字母來作為元素的符號,如果有重復,就用頭兩個字母。這樣不但書寫簡潔了,也更容易記憶。”
“沒錯!您的建議簡直太有創意了!”
拉瓦錫抽出一張紙來,在上面迅速寫出了33個字母,耗時不到20秒,當即顯得更加興奮了:“殿下,您簡直是天才……哦,不,您的頭腦一定是被天主吻過的!
“如果按以前的寫法,這么點兒時間連一半都寫不完,而且遠沒有字母表示得清晰,尤其是用來表示反應過程時。這絕對能大幅提高化學研究的效率!殿下,請問我能將這種寫法用在我的《化學基本論述》里嗎?”
“當然可以。”約瑟夫提出字母化元素符號,就是為了能讓《化學基本論述》更快地完成。
他見拉瓦錫已經埋頭于新符號的整理之中,便打算告辭離去,卻在轉頭間瞥見桌角的一份文件——《關于長度標準的建議》。
他隨手拿起那份僅有三頁的文件,發現這是拉瓦錫和數學家蒙日一起寫給法蘭西科學院的。內容是建議使用“米”作為標準長度單位,并督促科學院盡早成立“標準委員會”。
約瑟夫這才想起來,拉瓦錫好像就是日后的“標準委員會”的核心成員。
自己正想要促進法國的度量標準統一,而最適合主持此事的人就在眼前!
拉瓦錫抬頭看到王太子在看自己的《建議》,便解釋道:“殿下,現在學術界的計量單位使用非常混亂。這給大家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例如,巴黎和馬賽的學者想要討論一個問題,得先浪費半小時來確定用什么計量方式。”
約瑟夫點頭:“您說得很對!而且不止是學術界,在實際生產之中,沒有統一的度量標準也會帶來很多問題。”
他將那份文件放回桌上,看向拉瓦錫道:“我聽說科學院的‘標準委員會’的籌備非常遲緩,如果有必要,或許可以由我來推進此事。
“比如,我來解決經費問題,由王室來組建委員會。”
“那真是太好了!”拉瓦錫大喜。他早就受夠了科學院的磨磨蹭蹭,而王太子年輕干練的名聲早就傳遍了巴黎。如果王太子能主持此事,法國肯定很快就能擁有自己的標準長度單位了。
“您為法蘭西學術界帶來了希望之光!”
約瑟夫繼續道:“而且,我希望不止是制定長度單位,質量、溫度、熱量等等,利用這次機會,將它們的單位全都統一起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