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這邊忽然聽到耳邊一直奏響的風笛、風琴和小提琴聲減弱了下來——這個時代的戰場就是如此。從戰斗開始,戰場各處的樂曲就始終沒有停過,如同身臨一場宏大卻有些簡陋的音樂會現場。
旋即,鼓聲變得更加清晰,原本快速前進的步兵縱隊原地頓住,向兩側散開。
每個連都有兩名軍官出列,將一根二三十米的繩子拉得筆直。士兵們便貼在繩子后面排好。整個隊列頓時變得筆直。
幾分鐘后,在阿爾巴尼亞雇傭兵陣地的前方,就出現了一道前后三排,橫亙七八百米長的步兵線列。從約瑟夫的視角看去,就如同有一名巨人在淺黃色的荒原上,刻下了一道白色的刀痕。
與此同時,兩個步兵連出現在北側,呈散兵陣型緊盯著敵人陣線上被炮兵轟出的缺口,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阿爾巴尼亞軍指揮官塞米茲看著望遠鏡里身著筆挺的白色軍服,穿著緊身褲,頭戴三角帽的軍隊,已是滿頭冷汗,嘴里不住呢喃著:“是法國人,這怎么可能?這不可能……”
根據他得到的情報,法軍三天前還在突尼斯城里。這情報得到了阿爾巴尼亞間諜以及突尼斯禁衛軍殘黨的反復確認,絕不會有錯。
但面前的這些法國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總不可能他們三天就從突尼斯城趕到了安納巴吧?!
以他的認知,這確實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對于整天訓練負重越野的近衛軍團來說,卻還遠沒有達到極限。
遠處傳來的又一輪炮聲令塞米茲一個激靈,他看到法軍的線列已經展開完成,而自己這邊卻還在亂糟糟整隊,心中頓時一緊。
近衛軍團的軍事素養原本就比阿爾巴尼亞人要高出一大截,又是一早做好了突擊的準備,整隊速度自然要比還在行軍的雇傭兵快了很多。而燧發槍時代的戰爭,誰能先完成整隊,就等于占據了絕對優勢。
就在此時,塞米茲派出去的偵察兵終于返回——他也算是戰場老手了,在遇到敵軍之后第一時間散出騎兵偵察這樣的基本操作還是能做到的。
為首的騎兵距離還遠,便向他高聲稟道:“帕夏,敵軍大約4000多名,后面可能還有數百人的預備隊。”
塞米茲心中略定,雖然敵人利用突襲占據了優勢局面,但自己卻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
也就是說,只要能設法穩住陣腳,將戰斗拖入正面對決,勝利就還是屬于自己的!
他念頭飛轉,又看向己方最為混亂的左翼,對侍從官吼道:“讓尼沙尼帶騎兵攻擊敵軍右翼。至少要給我拖住敵人半個小時!”
法軍的右翼就是阿爾巴尼亞軍的左翼。
侍從官猶豫道:“帕夏,是所有騎兵嗎?”
塞米茲咬牙點頭:“對!所有騎兵!”
他很清楚,這時候不能舍不得騎兵了。
雖然騎兵那邊一樣亂糟糟地沒有完成整隊,但如果只是騷擾戰的話,各騎兵大隊隨意攻擊,在1600名騎兵全部耗盡之前,應該能拖住敵人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