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勒里宮二樓。
約瑟夫目送布里安的背影消失,又看向桌上的年度財政報告,不禁搖頭嘆了口氣。
雖說眼下法國的工業和農業都在實現了蓬勃發展,但法國的債務增速在去年初短暫的降低之后,又重新大幅提高。
去年一年的財政總收入是5億8千萬法郎,較前一年增加了7千萬法郎之多。
但與此同時,支出也激增至5億4千萬,加上每年固定支付的國債利息近1億法郎,赤字高達6千多萬!
截止今年年初,法國的債務總額已達到了22億5千萬法郎的歷史新高。
當然,比起歷史上1790年時法國近30億法郎的債務,情況已經好了很多。而且去年的債務增長,主要是因為對北非、盧森堡、南尼德蘭的瓦隆區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尤其是其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但花錢多,短時間內還看不到任何收益。
此外,在北非、南尼德蘭和西里西亞等地的戰爭也是燒錢大戶。據布里安遞交的財政數據,去年的軍費超過了4千3百萬法郎!
這還是奧地利負擔了后兩場戰爭的大量支出的情況,否則這個數字還會更加嚇人。
再就是去年的糧食短缺之下,國家戰略儲備糧大量消耗,需要投入巨資補充糧食儲備。畢竟直到1795年之前,歐洲的氣候情況都不太穩定,雖說沒有去年冰雹之后那么嚴重的饑荒,但小規模的欠收還是會時常出現,必須有備無患才行。
這就又花了近千萬法郎用于購買糧食。
綜合來說,如果沒有進行戰爭,以及囤積糧食的話,原本是應該能實現久違的收支平衡的。
不過約瑟夫卻絲毫輕松不起來。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之前的大量改革是建立在侵蝕貴族利益的基礎上的。尤其是舊貴族,從他們對國家經濟的控制力到各種特權,再到封建租稅,幾乎被削了個干凈。
目前法國社會之所以沒有出現大的動蕩,是因為自己用“工業發展基金”和“國王基金”的收益來穩住了貴族們。
一旦這些基金的收益不足,就會導致舊貴族階層產生不滿,屆時累積起來的對王室的怨氣就會集中爆發。至于結果,雖然不至于像奧地利那樣改革半途而廢,畢竟資本貴族集團已經有了些規模,但讓國家發展停滯,甚至倒退幾年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這其中,工業發展基金的盈利情況尤為重要。
原本按照約瑟夫的規劃,借助工業革命的紅利,投資工業的收益率應該在30%以上,等到工業化初見成效之后,這個數字甚至能達到200%!
歷史上的英國就是利用這一波原地起飛,成就了日不落帝國。
以這樣的收益情況,將舊貴族納入國家工業化的大局之中,實現從土地貴族到資本貴族的過渡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目前法國的工業收益率卻只有不到10%,這還是約瑟夫搞了大量的“黑科技”才達到的。
說到底,如今法國的社會制度還是封建時代的那一套,從稅收體系到行政管理,都嚴重拖了工業發展的后腿。
約瑟夫不由得搖頭苦笑:“其實一場徹底的大格命才是最簡單有效的解決方式。”
英國人就是借著光榮革命,制訂了全套的適合工業發展的政治、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