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北歐的兩個國家——瑞典和丹麥,如今都是半死不活的架勢,而且距離歐陸核心較遠,基本上不用太過在意。
倒是德意志的那些小邦國,一定要盡可能地保護他們的獨立性。
這些小國雖然基本上都會跟著奧地利或普魯士走,但各自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只要有合適的利益引誘,他們也都有投入法國懷抱的可能——至少是暗戳戳地投法。
歷史上拿皇將這些小邦國一概掃滅的做法絕對是巨大的錯誤。更加“迷之操作”的是,拿皇還耗費精力將德意志地區的小國湊在一起,搞了個萊茵邦聯!
這簡直是送了德意志諸國一張“統一德意志帝國限時體驗卡”……
原先大量的地方封建領主被歸入這個體系,教會勢力趨于統一,甚至還要執行相同的法律。
后來德國統一的時候,很多行政、司法體系都不用自己費心去搞,直接照抄萊茵聯邦就行。
而對于德意志地區的民眾來說,只會認為拿皇是侵略者,自己失去了自由、平等。于是開始凝聚起來反抗法國,并在此過程中催生了德意志民族主義。
約瑟夫拿過地圖看了看,剩下最重要的國家應該就是奧斯曼了。
說實話,法國和奧斯曼的貿易量還是非常可觀的,不過交好奧斯曼必然就會同時得罪俄國和奧地利——后兩者可都在盯著奧斯曼廣饒的領土。
而且因為北非的事情,奧斯曼如今對法國也沒好臉色,但也不敢太過強硬。尤其是如今北非港口都被法國所控制,奧斯曼想要維持地中海貿易,就離不開法國。
所以對奧斯曼還是可以加強貿易聯系的。
一旦戰爭開始,外海被英國所封鎖的局面下,地中海貿易就是法國的經濟生命線。奧斯曼雖然弱,但依舊是個很有錢的國家,市場潛力巨大,開發好的話能為法國提供大量貿易收入。
至于如何在政治和經濟之間找平衡,這就要好好規劃一下了……
約瑟夫正思索間,就聽到埃芒輕敲房門道:“殿下,按照日程安排,您下午兩點要參加"大學者宮"的啟用儀式。”
約瑟夫抬眼看向時鐘,還有40分鐘,于是只得放下筆,起身示意埃芒將自己的外套取來。
“大學者宮”是他的人才引進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是的,法蘭西人才引進計劃在籌劃了一年之后,終于正式上線了。而“大學者宮”的啟用就是標志。
除了大學者宮之外,人才引進計劃的其他重要組成部分還包括:
法蘭西科學院的改組;“至高路易獎”正式頒獎;《自然科學雜志》創刊。
眼下歐陸雖然已開始陰云密布,但約瑟夫也很清楚,不論任何時候,人才都是最珍貴的資源。
即使是戰爭時期,很可能某個天才的靈光一閃,就會帶來足以扭轉戰局的新發明。
所以他即使再忙,關于人才引進的事情也一定要抽時間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