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是為法蘭西做出了太多犧牲!”
勒羅伊院長被感動得一塌糊涂,他自認如果換了自己獲獎,那是肯定不愿輕易放棄的。而王太子殿下只是出于至高路易獎的風評,就拱手讓于他人。
他感慨道:“實際上,我和幾位評審員都認為,即使是文學獎也應該頒給您。我拜讀過您的《女士請住手》,那精彩的情節令我感覺吃飯都嘗不到味道了。”
雖然這幾篇小說都署的“槍手”的名字,但時間久了人們也都知道實際上是王太子殿下的作品。
約瑟夫頓覺更加尷尬了,這可是赤果果地抄襲天海山大佬的作品,實在汗顏啊……
他忙改變話題道:“咳,勒羅伊院長,法蘭西科學院的改組進度如何了?”
“哦,還算順利,殿下。”勒羅伊忙道,“目前新的數學部、幾何學部、力學部、天文學部、光學部、農業學部以及化學部已經開始運作。
“比較新的學部,諸如熱力學部、外科醫學部等還在籌建。
“而您要求的地質學部、電學部等幾個學部由于缺乏足夠的學者,所以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他說的這些在后世之人看來可能平平無奇,但在眼下,卻是科研管理領域巨大的進步。
要知道,在此之前,不論是法蘭西科學院還是倫敦皇家學會,都只有兩個學部——數學部和物理學部。
更多的細分領域根本沒有劃分出來,這就導致了很多阻礙科研的情況。例如經費劃分,同為物理學部,你理論體系都沒出現的電學怎么可能跟力學的大佬們爭經費?就更別說什么地質學了,傳統物理學大牛們都不會正眼看你。
至于管理方面也是一樣,例如拉瓦錫就是物理部的第二部長,但他哪兒懂什么物理,搞得全都是化學領域的研究,怎么領導物理學部?
還有不少物理學的新秀來向他提交論文,他看不懂倒是小事,有時候耽誤了極有潛力新星可就虧大了。
所以約瑟夫便讓勒羅伊、拉格朗日、孔多塞、拉普拉斯幾人按照后世常見的學科劃分方式,對科學院進行了改組。
這樣以后在科研方面就會更加高效,經費劃撥也能更加合理。
與此同時,細分的學部也能吸引更多人才前來法國。
例如一個潛心搞地質學的大牛,在其他地方只能屈身于一堆理論物理學大佬的手下,幾乎看不到出頭之日。
而來到法蘭西科學院,或許就能憑借扎實的學術功底,直接出任地質學部部長!
直接烏鴉變鳳凰。
至少和你一個學部的人都是搞相關研究的,不會整天拿鼻孔對著你。
勒羅伊院長繼續道:“至于各學部配套的國家實驗室,目前已經完工了大半。不出意外的話,今年8月之前就能全部建成。”
關于約瑟夫讓科學院搞得這些國家實驗室,也算是這個時代的創舉了。
眼下科學研究還是件非常“壕”的事情,不是腰纏萬貫的巨富還真玩不轉。
就說這個實驗室,大學里只能提供最基礎的設備,想要做高精尖的研究,就得自己掏腰包,雇人買設備建私人實驗室。動輒花費數萬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