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個月后。
克里克部族的小鎮東面的一條夯土小路上,維涅神父被遠處“嗷嚕嚕”的喊聲吸引,抬眼就看到幾十名神色認真的印第安青年人正端著燧發槍,亂糟糟地向前猛跑了一陣,而后擺出舉槍瞄準的動作。
他知道那是印第安戰士在訓練,便低頭繼續趕路。石鷹大祭司的住處還遠在五六公里外,這讓他有些后悔沒向切基利要幾匹馬了。
一旁的洛里耶神父則盯著那些印第安騎兵皺了皺眉,搖頭道:“他們大概以為這就是列隊沖鋒了?
“維涅神父,或許我們得告訴他們應該組成步兵線列作戰。
“照他們現在這個樣子,恐怕很難擋得住美國民兵的進攻。”
“他們不可能打贏美國人。”維涅神父按了按手里的布包,加快了腳步,“他們的人太少了。而且我們也并不會訓練軍隊。”
新成立的克里克聯盟只有不到5萬人口,就算讓所有青壯男子都投入戰爭,也就能湊出3千人的軍隊。
加上極為原始的訓練和指揮,一旦美國人開始大規模報復,他們很快就會被擊潰。
洛里耶神父愣了一下,而后急追幾步,道:“那我們為什么要來這兒?看著他們被打敗?”
維涅側頭瞥了他一眼,平靜道:“我們當然是來傳教的。”
“可如果他們的部族會被擊潰,我們傳教還有什么意義?”
“至少能讓主的光輝照耀過這里。”
維涅雖是這么說,但也確實對王太子殿下的命令感到疑惑——在克里克聯盟的領地被美國人占領之后,他們就分散到佛羅里達以及路易斯安娜等地繼續傳教,甚至遠赴北美西海岸。
洛里耶下意識看向他拿著的布包,小聲嘀咕道:“您真認為,那能算是主的光輝?”
“當然。”維涅強迫自己點頭,“既然殿下說要‘靈活一些’才能讓北美的野蠻人……咳,我是說迷途的羔羊膜拜天主,那我們就應該這么做。”
是的,從“五月花號”來到北美的那一天起,歐洲人就開始不遺余力地向印第安人傳播基督教。但將近兩百年過去了,真正皈依天主的印第安人依舊寥寥無幾。
倒是幾乎所有印第安部落都學會了敷衍傳教士,來從他們手里糊弄好處。
而約瑟夫知道,想要將一盤散沙的印第安人捏合起來,最快速有效的辦法就是宗教。
當然,絕不能直接拿著天主教的那一套就上。
想要獲得已經有了穩定的自身文明的族群認可,就必須做一些“本土化”改進才行。
就像東方那位姓洪的哥們,為了讓人們易于接受基督教,不但自稱為“上帝次子“,還宣稱耶穌是身著明黃色龍袍的形象,將洗禮過程改為用一碗水澆頭,以及做彌撒時給天主燒黃紙等等。
相比起來,他讓維涅等人做的改動簡直稱得上是虔誠至極了。
早上十點,維涅和洛里耶終于來到了克里克部族的大祭司石鷹的家里。
在簡單寒暄之后,維涅便開始切入正題:“實際上,我想跟您說一些關于天主的圣跡……”
石鷹笑了笑,立刻接道:“第一天。上帝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