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阿爾及爾禁衛軍軍官尤努斯率領兩千名最精銳的士兵,悄然進入了突尼斯境內。
穆克拉里的殘部僅剩下不到800人。只要尤努斯能按照情報,及時趕到他的落腳點,兩三天時間就能將其徹底消滅,而后再迅速退回阿爾及爾。
突尼斯人那邊沒受到什么損失,應該也不會為這點兒事兒大動干戈。
然而,尤努斯根本沒料到,他剛離開托索山范圍,就已經被人盯上了。
此時,法國突尼斯軍團的指揮官哲米勒上校正率領4千名士兵,等在西部邊境附近的迪塞拉村。
而這里正是阿爾及爾人的情報中穆克拉里躲藏的地方。
因為情報就是哲米勒按照總參謀部的命令,故意透漏給庫爾奧盧的。
包括之前去襲擊阿爾及爾軍補給線的“卡比利亞人”,其實也是哲米勒的士兵。
阿爾及爾人從一百多年前起,就不斷地干涉突尼斯政局,并多次派兵侵入突尼斯,所以突尼斯人對阿爾及爾極為憎惡。
眼下,又有同族同語言的卡比利亞部遭到阿爾及爾人的“迫害”,突尼斯軍團上下無不摩拳擦掌,就等著能狠狠教訓阿爾及爾禁衛軍。
在突尼斯并入法國之后,這些突尼斯士兵就一直在按照總參謀部的標準進行訓練。幾年下來,他們的戰斗力雖然比不過正經的法國本土部隊,但在北非地區卻絕對是超一流的存在。
別說尤努斯這兩千士兵,就算庫爾奧盧將1萬5千人的主力部隊全部拉來,哲米勒也有把握將其擊敗。
次日下午兩點。
躲在迪塞拉村北面山坡上的穆克拉里舉著望遠鏡的手在微微顫抖。
他的眼前,是將他打得狼狽逃竄的阿爾及爾禁衛軍被三門大炮轟得血肉橫飛。
緊接著,便是身穿歐式白色軍裝,手持火帽槍的突尼斯士兵排成整齊的三列橫隊,從兩個方向對尤努斯完成了包夾。
火光閃爍,槍聲不絕于耳,僅僅過了40多分鐘,尤努斯便被擊斃,其手下士兵盡數投降。
穆克拉里心中不住感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以后,卡比利亞部將永遠以羅馬人自居!
哲米勒這邊休整了兩天之后,便接到了總參謀部最新的命令,率軍趕往邁賈納。
與此同時,內伊軍團正經過杰里德鹽湖的北側,朝姆西拉山口進發。
……
阿爾及爾首都米提賈。
迪凡全體會議正在沉悶的氣氛中進行著。
一名禁衛軍系的議員起身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征召軍隊,增援戴伊大人。”
海軍派系的議員們立刻嚷嚷起來:“庫爾奧盧已經花費了幾十萬里亞爾,卻依然被卡比利亞人給跑了!”
“我建議撤軍,改由戰艦從邁賈納北面登陸,發起突襲。”
“你們這是反叛!戴伊會處死你們的!”
只有柏柏爾人派系的議員們沉默不語。因為叛亂的卡比利亞部族就是柏柏爾人。這次,要不是庫爾奧盧的戰事不順,此時他們可能已經因為此事面臨另兩個派系的發難了。
正當議員們爭論不休之際,一名五十多歲,身著金色長袍的男子驚慌失措地沖進了迪凡會場,喘著粗氣揮手道:“不,不好了……”
根本沒人理他。